梨树县首任知县钱开震的事迹
(2024-10-06 10:24:50)分类: 梨树县历史 |
钱开震,字少如,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生于1837年(道光十七年)。光绪丁丑年(1877年),代理义州知州,不久调往昌图厅奉化县,代理知县。奉化,是蒙古达尔罕王的旗属领地,就是现在的梨树县。到职时,此地刚刚设立县治,屋舍田园、人丁户口没有确实的登记,民风强悍,民众好勇斗狠,难以治理。他力扫艰难危险,率领部署依规施政,建设县衙署、兴修文庙,创立了学宫,所有的规模制度都是他一手开创的。所需资费巨大,他就捐出自己的薪俸报酬,以补足经费的不足,最终得到盛京礼部的批准。光绪六年(1880年)正月 ,他县城举行观风考试,文化风尚因此振兴起来。
设县之初,蒙古地局建议达尔罕王测地加租,上级已准备办理。他据理力争,陈述实情,使丈地增租的事搁置。
光绪七年(1881),正式任命为知县,召集绅士和商人筹议创设了“天一水会”, 县城内的消防保障依靠它从此变得无忧。
三年间,他施政公平、断案公正,政教风化得到大力推行。年轻人喜欢用功读书,百姓都以安于职守为乐,使设县前骚扰不堪的区域一举转变为安定太平的地方。
光绪八年(1882),因一起案件被免职。事情是有一名贫民逆子把父亲杀了,并且已经逃跑了。按照惯例,县里发生对父母不孝顺的忤逆大案,县官是要一并被撤职问罪的,因此一般惯例会隐匿不报的。当时,县衙署官吏都劝他不要追问这桩案子。他说:“仅仅是因为怕丢掉官职和俸禄,民间大逆不道的人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惩罚,我不干这样的事。”他最终还是贴出告示,抓捕并处死了那个杀害自己父亲的人。受这件事的牵连,他也被撤职。
过了一年,盛京将军崇绮得知详情后,奏请朝廷补任他为奉化知县,恢复原任职务。回来任职后,他治理地方的行事风格不变。重新上任那天,百姓一起焚香欢呼说:“钱青天又回来了!”可以想象到,人们对他感激的程度之深。
光绪九年(1883年),太平桥(今四棵树乡昭苏太河三棵树屯桥)将倾圮,钱开震集乡绅筹款,重建“扩木架为十四,长三十七丈,宽一丈八尺”木桥,受到百姓的交口称赞。
光绪十年(1884)正月 ,他与县里的士绅共同商议,捐出养廉银开创性编纂《奉化县志》。纂修整理的井然有序,寻访和搜求全县尽忠、尽孝、尽节、尽义的人物事迹,唯恐收集的资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他是想用创修县志的方式来改良当地的风俗。年底,尚未完稿,升任兴京同知,离开了奉化县,后来才全部完成并刻版印刷。
他任兴京同知不久,因要为去世的母亲守孝而离职。期间,有一桩朝廷下旨悬赏缉捕得非常急切案件,盛京将军以公文征召他到盛京将军官署协助审理。就是张海龄大盗案,当时防守地方的军队捕获送交上来一个人,说这个人就是张海龄。钱开震与高总办一同会审案犯,犯人自己供称叫李景珍,然而外貌很像张海龄。张海龄左额上有一个黑痣,右臂上有刀伤。高总办让平素了解张海龄的人仔细察看李景珍的身体,特征全都和张海龄一样,于是就认为李景珍真的是张海龄。钱开震与高总办争辩说:“张海龄是热河人,而这个人是海龙人;张凶猛强悍,这个人柔弱怯懦。并且李景珍现在有母亲来看望他,如果错误地法办了将如何收场?”高总办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一并将他的母亲也囚于狱中。李景珍无辜,用刑后而服罪。钱开震见此情况,上书称病,拒不在审理的文书上签字。等李景珍在狱中病死,真正的张海龄也到案了。人们因此事,都很佩服钱开震的明断。
光绪十六年(1890年),被任命为昌图府知府,治理昌图府共计六年。他勤政的风格与在奉化县时一样。甲午战争爆发,省城戒严,所属驻守各地的官吏都把家眷送到了关内,老百姓的心里都非常紧张恐惧。昌图府正是省城北部重要的关防,稍微有些不能支撑,那么全省都很危险了。钱公说:“水来了就漂走了,那就真成了泥塑像毫无用处,还要地方官员干什么呢?”独自把家眷留在当地没有送走。常常一人一马,巡察属地、访问百姓。昌图府境内平定安宁,边疆因此得以稳固。
钱开震性情刚强坚定,砥砺节操,办理政事讲求一定要善意地给百姓以帮助,审理案件善于洗雪冤情。遇到长时间没有审理结案的案件,就会废寝忘食反复探究,直到审理出实情,才告结束。曾经自己撰写了两句话:“禄薄俭常足,官卑廉自高”。所到之处,官吏敬畏,百姓感怀。
任期已满,钱开震入朝渴见皇帝,当面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符合上意。重新回到原岗位,以道员的身份等候升任。然而处理事情刚正不阿,检举自己的过失解职归田。钱开震去职的那一天,男女老少拿着酒,挡在道路的中间与他告别,有的人痛哭流泪如同失去了亲生的父母。
壬子年(1912)正月,钱开震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士人与百姓听说他去世了,都追怀悼念,为他编写“我公来,民命培,我公殁,民心哀。”的歌词。钱开震所留下的风气与恩惠,足可以从中看出其概貌。绅士和民众等人,有的亲身感受过他的恩泽,有的亲耳听闻过他的功绩。古代那些被人敬爱的人,大概也不过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