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魏晓光w
魏晓光w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102
  • 关注人气:3,3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2020-07-18 16:23:24)
标签:

梨树县

关东农耕博物馆

布展

改陈记

分类: 梨树县文化
       2020年盛夏,梨树县蔡家镇关东农耕博物馆经历了百日改陈,5000多件展品重新上架,馆内焕然一新,藏品被重新赋予了格调。
      博物馆改陈背后的故事,与建馆时的艰辛同样让人动容。此次改陈的策划者、推动者、设计者王志清,以推动梨树历史文化发展为担当,带领一群人默默付出,精打细算,不计得失。他们一起干,不容易,了不起…… 
 

             【乘风破浪会有时,关东农耕博物馆改陈记】

                                              ——中国文旅之声、吉林文旅之声分别报道
                                                                                        (文/图 吉江华,略有改动)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穿越时间的声浪
       推开岁月的心墙
       期待着能像风一样
       走过这世间人来人往
       面对着飞短流长
       带着昨日的故事轻轻唱
        ……

         一、号角集结  百日改陈
       2020年2月底到7月初,改陈的100多天,2400多个小时,144000多分钟,凝结了太多人的心血,也留下了太多故事。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朝踏晨晓,暮披星光,深夜图纸台上泡着的方便面裹杂着热气,配着的小榨菜担起了舌尖上的美味;精打细磨,不断雕琢,刨了又刨的木板下推起了一撮撮细屑,几经鼓捣就变成了错落有致的小格台;灯光微冷,暗夜寒凉,磨破的两百双劳保手套记录下了博物馆蜕变历程。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这座博物馆始建于2016年,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浸满汗水甚至泪水,“母亲的小茶缸”“韩二骂爷的家谱”“胡王氏的贞节牌坊”“辽金六耳锅”“出徒鲁班枕”“珍贵辽三彩”……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当年,建设博物馆是个奇迹,可谓是临危受命,一而再,再而捷。馆内5000多件藏品仅用百天“集结”完毕,被当地人称作“方圆百里淘宝,全员百日作战”。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一组组磨盘、一个个悠车子、一把把长烟杆、一根根木棒槌、一盏盏陶陶罐罐、一口口老挂钟、一件件炕琴……
       这种集群式收藏几乎涵盖了关东生活、风俗、农耕的所有物品,小到一枚绣花针,大到一架扇车子。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二、盛名之下  馆容重升

      这些藏品有的是村民无偿捐赠,有的是荒地壕沟拾来的,有的是破旧土房里拆下来的,还有的是镇干部自掏腰包买来的,每一件藏品背后的故事令人动容。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如今,博物馆百日改陈故事依然值得一说,就如她的前生一样让人可敬可佩。网上搜索这座满肚子宝贝的关东农耕博物馆,在国内“久负胜名”,称赞比比皆是,不过让人惊讶赞叹的同时,也为它局促的空间略感“委屈和遗憾”。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建馆初收藏的5000多件藏品,已添满了大部分房间,甚至是走廊、屋顶和墙壁,只要能用的地方一定“座无虚席”。这个展示面积仅有2500平方米的地方,亟需重新规划布局再提升。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2019年末,与博物馆一起办公的单位迁走后,腾出的房间终于可以一展“拳脚”,虽然现有的空间还远远无法满足藏品数量和体量,但好在这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三、赋予灵魂  再现记忆
         如今,当推开博物馆的大门,改陈后的容貌比期待中的样子更令人惊叹!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播种的点籽葫芦排成了大扇面,一圈圈套起来的旧笸箩开出了太阳花、一个个米升子拼成了几何鱼、一片片悬起的钱褡裢组成了手风琴、装满沉甸甸谷穗的米斗此时是盛开的盆兰、吱呀呀转动的泥坯模变成了大风车、腐朽的牛样子被串成了鱼骨头,就连小小的鸡毛掸子竖起来也变得格外威武……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写满沧桑的老物件瞬间有了灵魂,这种韵律美让人眼前一亮,一动一静,一物一幕,真是一处有一景,步步是风情,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让人“淬不及防”,无法移目。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老物件赋予新生命,再普通也能承载不平凡。”名誉馆长兼总策划师王志清介绍改陈理念,“这次改陈,我们打破常规陈列,策划设计上采用小物大作、粗耕细作、老物新作、凡品佳作,通过不同类别藏品组建各馆主题。”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四、别具工匠  独居特色
        改陈后的博物馆共有10个展馆,其中5个综合展馆,5个专业展馆。综合展馆为关东生产馆、关东生活馆、关东民俗馆、关东文化馆、关东艺术馆;专业展馆为关东工匠馆、关东家居馆、关东机械馆、关东陶瓷馆、关东编织馆。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每个展馆独具匠心,各具特色,仅门楣上的“关”字就有10种写法。为了表述各馆藏品精髓,王志清用“四字简语”凝练分类。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生产展馆以“春夏秋冬”季节分类,生活展馆以“衣食住行”用途分类,民俗展馆以当地“汉满蒙朝”民族分类,文化展馆以“农林牧渔”产业分类,艺术展馆以“琴棋书画”技能分类。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走进二楼关东生产展馆,藏品按照春夏秋冬依次陈列。柳筐篓、犁铲镐、车轱辘、牛样子、马鞍子、泥坯模、纺车子、杨木钎、秤杆子、苞米穿子、米筛子、量米斗、钱褡裢等。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从春种夏长到秋收冬藏,细品每个藏品,斑驳中透着古朴,律动中透着雅致,让人觉得,浏览过一面墙就走过了一个季,环顾完一个展馆就走过了一个年。真是时光穿梭,意犹未尽。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博物馆初建时因藏品多而杂,馆内空间有限,无法将藏品语言表达出来,改陈后,博物馆因物制宜增设了多个主题馆,并在原有藏品基础上新增了200多件高端藏品。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五、鼎力相助  众志成城 
          这次改陈初步统计投入150多万元,为了节省经费,所有材料均采用最普通、最经济的生态复合板,雇用的工人都是当地工匠,节省了一大笔材料费和人工费。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精打细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副镇长王月说到一件事儿,因为经费紧张,他们不但要在当地赊材料,而且还要和老板砍价,弄得老板直挠头。如今,这件事成了他们互相挪揄的玩笑段子。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在得知博物馆改陈经费困难后,几家企业无条件伸出援手,出经费,捐物资,鼎力支
持。
“农耕博物馆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骄傲,也是蔡家人的心血,我愿意在它最困难的时候尽己绵力。”一位不愿具名的捐赠人电话中表示。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博物馆收到企业捐赠资金和物品约有50万元,解决了改陈燃眉之急。一楼走廊最醒目的位置,有一张博物馆功勋榜,上面列着长长的名单,他们中有的是这次改陈捐赠的爱心企业、有的是兄弟乡镇、有的是第一批藏品捐赠人,有的是组织淘藏品的人,还有的是志愿服务者。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有限的纸张难以录下所有人员,博物馆的背后还有许许多多默默付出的朋友。今天,深躬言表,致以鸣谢!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六、继往开来  齐心担当
         一图一纸、一木一材、一锯一斧、一钉一卯,无时不刻回放着改陈故事;一汗一滴、一语一笑、一思一画、一写一书,无时不刻见证着感人的瞬间。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不计报酬,无私奉献。虽谈不上丰功伟绩,但却会在农耕博物馆发展史上留下浓重一笔。这里,我们要向几位改陈担当者致敬!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名誉馆长王志清(左一)担任此次改陈总策划,他是关东农耕博物馆的创始人也是这次改陈推动者,博物馆所有的造型设计、文字设计全部出自他的手。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虽已离任蔡家多年,但他还是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利用业余时间全力投入博物馆改陈中,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常常在清晨5点多钟就到博物馆,忙上2个多小时再匆匆赶到现单位上班,有时下班后干脆就住在博物馆里。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他既是改陈的策划者又是设计者还是实施者。改陈中他不碰一分钱、不沾一份股、不计一分酬,只因他对博物馆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怀。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蔡家镇镇长范超(右一),这位主持梨树窗口重镇蔡家镇工作的镇长,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依然咬紧牙关坚定改陈,想尽一切办法全力保障改陈工作顺利进行。乡镇基层工作繁杂,开会、下乡、处理事务,每天事情一件接一件,忙得几乎没时间休息。作为领导者并参与博物馆的建设者,他挤时间、求朋友、找赞助,撸起袖子亲力亲为,只因他是博物馆一路开来继往的亲历者和担当人。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副镇长王月(右一),这位挂职到蔡家的小伙子,改陈中负责博物馆所有文字材料的编撰,对于第一次接触农村的他来说,农耕文化十分陌生。他一边跟着施工学习,一边搜集整理材料,三个月下来,人瘦了20来斤,材料却整理的有模有样。所有码出的文字,瘦下的体重,只因他对工作的认真和执着。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文化站站长崔向阳,自博物馆建设伊始至今,一直坚持宣传蔡家农耕文化。建馆初,为了让村民积极参与博物馆建设,征集民间藏品,他一遍一遍给村民讲博物馆的未来,还组织文艺队到各村演出,全力宣传博物馆。这次改陈,他几乎把所有休息的时间都泡在了博物馆,做义务志愿者。长久的坚守,只因对他对蔡家农耕文化的热爱。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博物馆顾问闫宝文,蔡家镇关工委主任,已退休多年,热衷农耕文化事业,四年如一日为博物馆“淘宝”,长期坚持,热情不减,几乎每周都能为博物馆淘到新藏品。在改陈过程中与年轻人一样深夜赶工,不畏劳苦。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形式制作人刘健,是位有思想有见地的匠人,也是博物馆建设参与者之一,在改陈中,他的工作已远远超过木匠本身,在图纸落地、施工监理、打磨造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细心、耐心、热心、用心,只因他有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百日改陈,相携一路,还有很多不愿署名,不计得失的朋友们,再次深躬致谢!

         最后,晒几张博物馆内布局图片: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完成新布展                                                                  ——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