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梨树县解放初期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20-06-26 05:31:43)
标签:

梨树县

解放初期

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

分类: 梨树县历史
      梨树县是农业大县,工业落后。特别是解放初期,全县大型工业企业不多,手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很大比重。它的特点是行业复杂,生产分散,产品多种多样,服务面广。
       1950年,梨树县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最初实行供销合作,后来发展成为生产合作。经济形式是从手工业供销小组到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合作化运动中树立旗帜,有重点的试办。首先试办了一个拥有职工34人的纺织生产合作社。
      1952年,梨树县委对687户手工业户作了全面分析和排队,其中属于薄弱的32户,包括粉业和糖坊等,占总户数的4.6%;属于维持的行业456户,包括榨油、制米、针织、成衣、皮革、肥皂和其它粮食加工等,占总户数的66.3%;属于发展的行业199户,包括酱醋酿造、铁炉、农具、洋铁、修理、砖瓦、土器、交通运输、木制品、造纸、棉花加工和印刷等,占总户数的29.1%。县委、县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对薄弱和维持的行业尽力扶持,保证其生存并促其发展,对有利于国计民生又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加强领导,改善经营,增加生产。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由原来的1个,发展到3个,社员发展到129人,占手工业从业人员的7.5%。
      1953年,广大手工业劳动者自愿报名要求参加合作组织,全县手工业844户,其中工厂(场)手工业19户、个体手工业828户。从业人员1938名中,有100多个手工业者写了申请,还有自发组织的生产合作社30多个,共200余人。县委、县人民政府说服教育,根据手工业劳动者的觉悟程度,及手工业生产的性质、种类和特点,采取了由少到多、由低级到高级的过渡步骤,以手工业生产小组、供销生产社、生产合作社三种形式推动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稳步发展,到年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4个,社员152人,占手工业总从业人数的7.8%。
       1954年,县人民政府召开全县手工业代表会议和全县供销社主任会议,重点明确手工业发展方向和在过渡时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解决生产经营和劳资、雇佣、师徒三者关系的不协调问题,提高手工业产品与供销社采购销售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问题。会议听取了铁炉业生产合作社两年来的发展情况和不断呈现出来优越性的典型报告,推动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全县有手工业户793户。10月,梨树县成立手工业生产联社筹备委员会,具体领导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联社筹备委员会成立后,采取边巩固,边发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的方式,到年末,服装、木业和薄铁等手工业组发展到4个;皮革、铁炉、和柳编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8个,从业人员309人,占合作社营、私营和个体手工业总人数2305人的13%。产品由供销社代销,年总产值62.1万元,占全县手工业总产值299.9万元的21%。实践证明,分散的个体手工业一经组织起来,在教育社员克服困难、提高技术、降低成本、增加生产和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等方面都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为个体手工业者树立了榜样。
     1955年1月,中共梨树县委在叶赫街对手工业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试点,组织统战部、工商联合会等一批干部,在手工业者中开展教育工作,组建生产合作社(组),摸索和总结经验。4月,县委召开私营工商业代表座谈会,了解思想动态,教育手工业者走合作化道路。经过反复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典型示范,使手工业者消除疑虑,大多数人表示听党话,跟党走,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走社会主义道路。为加强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县委成立对私改造办公室,对全县手工业者分城镇、按行业、逐街逐户调查,既调查发展历史,又调查现实状况。5月22日,县委召开全县财经工作会议和地方工业安排会议,对全县手工业行业的户数、人数、资金和产销等情况作了全面核实,对手工业生产和经营做了安排。并注意改善社组之间、社组与个体之间的生产协作;社带组、组带同行业个体,社组团结个体参加合作社的工作。9月,手工业生产联社筹备委员会召开社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梨树县手工业生产联社。10月,成立梨树县手工业劳动者协会,并在各城镇建立分会。
      1956年1月,全县组成了铁木、皮革、洋铁等20多个社和组,30多个游动小组深入农村为农民修理农具,支援了农业增产运动,密切了工农关系。在克服了单纯追求利润的资本主义经营思想后,经过精打细标,改造工艺,生产的大车、农具、马具等26种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了10%以上;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加强了计划性、实效性和前瞻性,克服了盲目生产,改善了经营管理;整顿中查清和清除了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改选了监理会和领导机构。处理了贪污分子,纯洁了合作社组织,充实了领导骨干,使合作社得到巩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5个,手工业组发展到9个,从业人员498人,占合作社组、私营和个体手工业人员总数2279人的22%。
      1956年是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年。各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均归口进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归口于县手工业联社。全县手工业涉及到18个自然行业,对亦农亦工的手工业从业人员允许放弃手工业,从事农业生产。修理服务业,只改造一部分。服装业除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老服装业者组织起缝纫社外,大分部成衣业主未组织入社,而是发给执照允许单干。全县组织起木业、铁业、皮革、服装、理发、造纸、印刷、薄铁、钟刻、瓦盆、缸窑、编织、扎棉、大车修理和自行车修理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9个,生产合作组10个,社员1273人,占手工业从业人员1310人的97.2%。
       1957年,梨树县政府对手工业社组作了必要调整,调整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27个,手工业组29个,共56个。全县实现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的社会主义合作关系代替了封建的雇佣剥削关系,打破了旧有传统的行会观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