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德六年鸿禧礼簿(婚礼随份子账本)

(2020-05-25 20:31:08)
标签:

梨树县

康德六年

大洋

五角

鸿禧礼簿

分类: 梨树县民俗
      前几天,从乡下收古货的朋友手里买了一册手书《鸿禧礼簿》,共16页,长32厘米,宽25厘米。封面:“鸿禧礼簿,康德六年旧历九月二十四日立。”康德六年即1939年。鸿禧礼簿,即婚礼随份子账本。此物件为纸质的,已有80余年,现存已十分稀少,属于博物馆收藏级别的。
    此物为民国时期的写在红纸上的结婚礼帐。礼帐,也叫礼簿。家里有喜事,儿子结婚或者女儿出嫁,亲朋好友都来庆祝,要随礼份子。空口无凭,立字为据,上书姓名,下写钱额,有名有份。从礼账上可以看出,当时礼金为“大洋”,数额三、五角至一、二元不等。多为五角。
    过去的礼帐,很简单,就是用大红纸裁成本子,找个写字端庄的,称为礼帐先生。还有收钱的,为本家可靠的人。礼帐先生和收钱的人,一般多坐在婚礼现场的醒目位置。
    百姓家里办完事后,会把礼簿放在房梁上,或隐蔽的地方。待到来日,人家有了喜事,翻出礼帐,看看当时对方随了多少份子,照单给人家还回去。这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风俗,礼尚往来。
  如今,旧式习俗仍占据着农村舞台,老百姓还是“收礼”的。干部不允许了,收受礼金是违规的,要受到党纪处分。
康德六年鸿禧礼簿(婚礼随份子账本)

康德六年鸿禧礼簿(婚礼随份子账本)

康德六年鸿禧礼簿(婚礼随份子账本)

康德六年鸿禧礼簿(婚礼随份子账本)

康德六年鸿禧礼簿(婚礼随份子账本)

康德六年鸿禧礼簿(婚礼随份子账本)

康德六年鸿禧礼簿(婚礼随份子账本)

康德六年鸿禧礼簿(婚礼随份子账本)

康德六年鸿禧礼簿(婚礼随份子账本)

康德六年鸿禧礼簿(婚礼随份子账本)

康德六年鸿禧礼簿(婚礼随份子账本)

康德六年鸿禧礼簿(婚礼随份子账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