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日人物:奋举抗日大旗的张濯域

(2019-06-29 20:32:33)
标签:

梨树县

张濯域

原名张作儒

奋举抗日大旗

分类: 梨树县抗日
      张濯域,原名张作儒,又名张士林。1905年生于吉林省梨树县城。在县城念完初中后,考取辽宁省立第三高级中学,毕业后回到梨树,任县立初中英文教员。不久,县绅董绍安任绥远省建设厅长,张濯域任科员,后又被调任东北交通委员会科员,同时兼讲习东北大学政治经济系夜间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濯域为抗日救国,返回家乡梨树县组织抗日义勇军。1932年被正式任命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十四路军司令。在司令张濯域和副司令孙荣的领导下,活动在梨树、四平、怀德、辽源(今双辽)、伊通、昌图一带,狠狠打击日本侵略军。
      1932年秋天,张濯域去了七星山,进入伊通县城,想干一件大事。他独坐饭馆喝着烧酒,目不转睛地盯着警察署门口。今天下山,他要血刃义勇军的叛徒丁大脑袋。
     日寇很快占领了四平、梨树兵家必争之地。日寇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张濯域面对侵略者的恶行义愤填膺,凭着他多年的影响,与北京回家抗日的孙荣大旗一挥,招募了百十多人组成了抗日队伍,以东、西辽河、石岭子、伊通等地为主,声东击西,神出鬼没,把小鬼子打成惊弓之鸟,他的义勇军被日伪当局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有一天晚上,张濯域在伊通的乡下募集粮食,因为太晚了就留在了一老乡家里。睡到半夜,他被村子里狗吠声惊醒,情知有变,急忙抽出枕头下的驳売枪,夺门而出。出了村子,看到一群鬼子和皇协军正疾步向山上奔去。他躲在一棵柳树下仔细观察,不仅大吃一惊。自己手下掌管粮食细软的丁大脑袋,也不知啥时候叛变投了敌,趁着黑夜正领着小鬼子向义勇军驻地包抄过去。
     张濯域来不及多想,急忙抄近路先敌一步到达驻地,把睡梦中的弟兄们叫醒,撤到了七星山南的密林。也就是脚前脚后的事,鬼子包围了队伍的驻地。偷袭失败后,丁大脑袋领着鬼子来到山下,把张濯域的亲戚,就是那晚他住的那个屯亲二舅家的表哥的妻子和四岁的儿子抓到了鬼子宪兵队。
      表哥的妻儿被抓到宪兵队后,叛徒丁大脑袋充当了说客,几次前去劝降不是挨巴掌,就是被骂的狗血喷头。鬼子劝降不成,搬来十八般刑具进行百般拷打,最后也没有使这个表嫂屈服。驻守伊通的小鬼子丸山中尉无计可施,就放出风来,说只要张濯域归顺皇军,一可保全表嫂家人的性命,二可以发给金条并委以重任。张濯域可不上他的当,强敌压境,他带领义勇军在附近的大孤山、小孤山等地与敌周旋。
      鬼子丸山无计可施,把张濯域的表嫂押到兵营,交给部下取乐。小鬼子们乐不可支,一拥而上,扒光了她的衣服,张濯域的表嫂是拼死抗争。鬼子曹长(上士)拿着指挥刀把她逼到了床上。在搏斗中,小鬼子被表嫂咬断了两根手指头。恼羞成怒的小鬼子向她的腹部连刺十余刀,将其母子杀害。弟兄们闻讯,纷纷要下山为他表嫂报仇。张濯域知道,义勇军要是下山虽然可以一解心中恶气,但正中了鬼子的圈套,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他强压怒火,把队伍交给孙荣,自己带着侦査员二帮子下山了。
      来到伊通,他们先到集市转了一圈,然后到警察署附近转悠。张濯域虽然化了妆,但不能轻易露面,便躲在警察署斜对面的小酒馆里,派二帮子到附近侦查。
     响午刚过,二帮千跑进了饭馆。没等他说什么,张濯域眼睛一亮:“来了?”二帮子点了点头。“除掉以后,咱俩向南撤退,立即出城。”丁大脑袋刚刚喝过酒,嘴里哼着小调,晃晃悠悠的向警察署方向走去。这个民族的败类,投靠日寇以后卖友求荣,干尽了坏事。快到警察署门口时,这小子不知觉地回头瞅了瞅。这一看不要紧,他“妈呀”一声撒腿就跑:“快来人哪!张,张胡子进城了。
     张濯域虽然是个当老师的文人,但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枪法准,武艺强,几个健步上去,一把薅住了丁大脑袋脖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迅速掏出匕首顺着丁大脑袋脖子一抹,把脑袋卸了下来:“妈了个巴子,你也有今天。”
     张濯域把脑袋往地上一扔,向身后的二帮子说了声“撤!”俩人撒腿向南跑去。岗楼上的警察看到了这惊险的一幕,吓得目瞪口呆,半响说不出话来。待敌人持枪追出警察署,张濯域和二帮子已经跑出了一百多米。“乒乓”的枪声招来了附近的伪军。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张濯域看到街西有一栋尚未竣工的砖瓦房,就顺着脚手架爬了上去,敌人很快包围了这栋小房。俩人扒下几块瓦,迅速钻进了棚顶;透过瓦缝观察,转着圈儿射击。谁都知道张濯域的枪法那是指哪打哪,百发百中,敌人占不到一点便宜,顷刻间被撂倒了七八个。谁还敢上啊,躲在隐蔽处咋忽着,就是不敢靠前。
      张濯域爬到西面山墙上扒着瓦缝观察了一阵,心里有底了他扒掉几块瓦,从房顶纵身跳了下去,二帮子紧随其后。俩人身手敏捷,到了城墙边才被房顶的伪军发现。俩人把手枪往腰里一别,顺着柳树“蹭蹭蹭”三下五除二就爬上了城墙。城墙上两个看热闹的哨兵,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啪啪”两枪双双倒地。他们纵身一跃,跳下了两丈多高的城墙。过了墙就是一条没有水的河床,穿过去就可以进山了。张濯域一边奔跑一边边射击,就在他跳过河床的瞬间,看到了城门上悬挂的头颅。他俩眼睛冒火,怒视着围过来的敌人,决意不走了。
       站在土龙台上,这里就是一个小山包,高不过数丈,方圆不足百米,但地形陡峭,易守难攻。张濯域利用树木为掩护转着圈射击,一枪一个,弹无虚发;二帮子的枪法也不错,二人一东一西,忽南忽北,撂倒了十几个敌人。僵持了一会,张灌域看到鬼子从南门调来了迫击炮。他心想,哑巴不吃眼前亏,一旦开炮,他和二帮子连同这几十平方米的山头就要被炸得粉碎。他四处观察了一会,向身后的二帮子问道:“你还有几颗手榴弹!”“一颗!”“我也剩一颗了。他妈的,鬼子搬来了迫击炮,如果坚持下去咱俩等不到天黑就要见阎王了。”他转着圈看了看:“向南面的伪军甩手榴弹,然后趁着烟幕向西南撤退;穿过那片柳毛子再上山。”不打了?”二帮子不无遗憾的说道。“还打个屁,再磨蹭一会连骨头渣子都没有了。把手榴弹准备好!”张濯域拧下手榴弹保险:“扔!”“轰隆轰隆”两声后,俩人迅速向山下跑去。身后的山头上“轰隆轰隆,”立刻落下了十几枚炮弹。迫击炮、手榴弹一响,伪军趴在山坡上不敢抬头,张濯域他们踩着他们的脑瓜骨下了山,迅速融进茫茫林海。
      后来,张濯域带着队伍在四平、梨树与柳河之间进行了数十次战斗,给小鬼子以沉重的打击。
      1932年11月,第十四路军100多人冲进十家堡火车站,击毙副站长东野和一名企图顽抗的日本人,放火烧了票房子。1933年3月,第十四路军探知日本高级军官于某经郑家屯去洮南开会,乃出动300余人到卧虎屯火车站南扒断铁道,致使火车脱轨,击毙车上日军多人。第十四路军声震一时,后因孤立无援,被迫解散。
      第十四路军抗日义勇军解散之后,张濯域参加了抗日组织一一东北协会,他以沈阳蒙旗师范学校教员的身份为掩护,秘密进行地下抗日活动。1935年,日伪政权为了在国际上壮大声势,争取英国的承认,邀请英国经济考察团到东北考察。东北协会为了给英国考察团以“满洲帝国”不安定的印象,派人给张濯域送去炸药和信管,让其破坏南满铁路,炸毁英国人所乘之列车。不料炸药送至张濯域手中迟了一步,英国经济考察团所乘之列车已经过去,转往日本。张濯域将炸药另存它处,把信管收存家中,以备后用。
      这时日警对张濯域的活动已起疑心,至其家检查。张濯域把信管装入饼干盒中,未被发现。日警离去之后,张濯域让其夫人秦雅范把装有信管的饼干盒埋在后院空地中,秦雅范人称秦五姑娘,是梨树镇园艺村四社老秦家的姑奶子。由于天寒地冻,掘之不深,秦雅范不知其利害,以为用石头砸扁即可埋之。不料石头砸下,信管即行爆炸,秦雅范身受重伤。日警闻之复来,张濯域由后窗逃走,秦雅范被捕,被投入狱中,备受皮肉之苦,但其置生死于度外,没有供出张濯域的一丝半毫情况死于酷刑之下,时年25岁。此事轰动当时。
      张濯域逃到关内,1937年参加湖南省地方行政人员考试,以全省第十名的成绩考取县长,被派任石门县。张濯域在石门县振奋民气,支援军队抗日,政绩卓著。
     抗战胜利后,张濯域返回东北,先后任国民党沈阳日报社长、辽北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1949年到台湾,先后任国民党台北市党部组长、嘉义县党部纪律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1969年退休后,从事教育工作,创办私立高级职业学校,任校长。1974年2月2日病逝,终年70岁。

                                           
                                      抗日人物:奋举抗日大旗的张濯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