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纯然,1920年1月15日生于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出身贫寒,父亲柴土屏无正当职业,有时给人代笔写诉状,母亲给人缝洗衣服,收入微薄,维持家庭生活。柴纯然7岁入小学,相继在县立初中学校、奉天省立第八师范读书。1938年春考入伪满洲国建国大学预科,三年后转人入文教学科。
柴纯然才智颖异,素怀爱国之心。1935年至1937年在奉天省立第八师范读书期间,目睹日本侵略者无辜残杀中国人的强盗行径,痛心疾首,立志抗日救国。毕业时不去赴职,决心入大学深造,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遂于1938年春考取伪满洲国建国大学。为反满抗日,发奋学习。译有武者小路实笃著的《人生论》,以期唤醒民众抗日。在校期间,曾任校部伙食委员,他以职务之便,协同同期学生杨增志,秘密组织进步学生,几次发“伙食斗争”,矛头直指日本侵略者,给学校当局以沉重打击。
1940年春,柴纯然认识了东北抗战机构长春地区负责人王宏文(王长新)、张辅三后,他参加了东北抗战机构,化名才建。为发展组织,宣传反满抗日,并揭露日本侵略者提出的“日满善”“共存共荣”虚伪口号的本质,调查敌伪汉奸活动情况不停地工作。他在校内与同学建立了读书会,以读书会为掩护,秘密进行反满抗日活动,宣传反满抗日爱国思想,传阅进步书到用淀粉糊合成墨水写成秘密信向上级组织汇报工作情况。
1941年春,柴纯然联络组织进步同学在王宏文的住所进行参加东北抗战机构的宣誓:“誓以至诚加入东北抗战机构,奉行中央抗战建国纲领,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收复东北失地,铲除汉奸,复兴中华民族,竭尽国民责任,励行同志义务。如违誓言,愿受制裁。谨誓。”1941年7月,柴纯然与修條均凯(赵洪)等进步同学在校内办了不定期刊物《(前哨》。柴纯然常给《前哨》写稿,表明自己的抗日主张。
1942年2月2日,学校当局以找同学谈话为由,将柴纯然等16名同学速捕。捕后押至日本宪兵队。一个月后,转到伪满高等检察院。在审讯中,柴纯然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法官诬称建大学生为国贼,柴纯然怒不可遏,挺身而出,义正词严地痛斥日本侵略者说:“我们不是国贼,是爱国者,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我是一名中国人,日本侵略者到我们国家来,欺负我们就不许我们反抗吗?”柴纯然的话,喳得法官瞠目结舌。当时的日本监狱极其黑暗,监狱里的看守随意摧残犯人,打骂是家常便饭,动不动就将犯人锁在监房的铁链杆上,进行人身折磨;而且这些看守们还每每克扣犯人家属送来的物品,家里送两个蒸馍,他们就敢留下一个,送10个铜板,他们就留下5个。
柴纯然为人仗义,性格刚烈,被关进监狱后,对看守的无耻行为不能忍受。于是一天,柴纯然就带领狱友同看守进行争。看到关进监狱的柴纯然还敢同自己斗争,看守们恼羞成怒,上去就打,其中一个家伙顺手操起一根胳膊粗的棒子,照柴纯然的头上就死命打去。这时的柴纯然脚带着重镣,身子无法躲闪,遂将脖子一侧,躲过棒子,带着手镣的双臂顺势朝那家伙大力一抡,手镣已将他脖子紧紧勒住,柴纯然又将手镣往胸前一带,刚一用力,就听“略崩”一声,那家伙脖子竟然断了,当即一命鸣呼。见此情景,看守们吓得大惊失色,一个个大叫起来。顿时,大批警察蜂拥而至,柴纯然再次被重刑羁押。这次,看守们为了报复,对他更是进行了非人的虐待。看守们把柴纯然架上老虎凳,折磨的死去活来。小鬼子认定柴纯然是共产党的领导人,总想在他身上突破。有一次,小鬼子一个少佐亲自来劝降柴纯然,柴纯然说:“你们一再给我们加乱七八糟的罪名,究竟是谁有罪,你们好好想想。多年以来,你们一再制造流血事件,全国人民无限悲愤。这种行为,不正是说明了你们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在柴纯然义正辞严的驳斥下,小鬼子脸红脖子粗,连声叫嚷:“死了死了地!”可是柴纯然不予理睬,接着说:“你们口口声声要我们认罪,我在我的家乡抗日打鬼子,驱除你们这些强盗,保卫自己的国家,保卫自己的乡亲,我有什么要认罪的?真正要认罪的倒是你们!”
在狱中,柴纯然坚持斗争,他看到一个狱友殉难,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墙上写的话:“几年抗战,无愧于心,不因一死,必变初衷。”他就把这句话抄写下来,转送监狱外,鼓励他的同学们坚持抗日。柴纯然因有胆有识、光明磊落,在监狱中受到大家的敬重,同志和难友都称他为亲兄弟。因敌人不断地刑讯逼供,身体虚,伤口流脓。一天放风时,接一个狱友塞过来的一张纸条,他躲开看守,打开一看,上面是一首诗:“日本鬼子设监牢,囚吾志士不可饶,坚持奋斗到明天,中华大地歌声飘。”柴纯然读完后,倍受感动,深受鼓舞。他知道,这是一个信仰高于一切的共产党人冒着生命危险进发出的心声,也是对他的喝彩,激励这位亲兄弟的斗志。他将这首诗在狱中传阅,有人问他为何这般无所畏惧,他微笑着答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甘为中华赴血难。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必死的决心,就什么也不怕的。”
监狱里的看守大多是中国人,有的是城市贫民、乡村农民出身,为谋生存来从事看守这个职业。他们没有文化,不关心政治,看到柴纯然如此大义凛然,得到众多人的尊重,也从心里感到敬佩。其中有的成为狱中对外联系的秘密联络人,经常为他们传递信件和消息。审讯时,柴纯然为了保护同学,敢于牺牲自己。在被捕的同学中有两个人因为参加抗日活动少,不承认自己参加抗日组织。伪法院提出要有人给予于作证。柴纯然数然承担了这个责任。说:“我们的组织根本没有这两个人。”柴纯然的辩护,保护了这两名同学,无形中加重了自己的“罪行”。原拟判柴纯然极刑,法官见其义勇非凡,坚贞不屈,哀吸道:“系之可惜,留之祸害。”意欲软化留用,逐与杨增志,王宏文、张辅三四人被日本侵略者以“治安维持法犯”判处无期徒刑。当宣判完时,法官问有无意见,柴纯然代表同学向法院申诉:“这种不人道的判处我们是不能接受的”。显示出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
柴纯然等被判的“政治犯”在监狱中受到非人虐待,每顿吃的高粮米粥,也被克扣得尽是些稀米汤,菜有时是烂白菜等。有病根本得不到医治,柴纯然得了伤寒,不给医治,柴纯然坚贞不屈,以“不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华大地,决不罢休”的崇高气节,情愿以身殉国,继续在狱中进行抗日救国活动。在狱中,柴纯然鼓励同学说:日本人长不了,我们不能垂头丧气,不向日本人低头。要积蓄力量,抗战胜利后争取一起出去。他在狱中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寒窗未尽又铁窗,国事家事两茫茫。微身但愿殉国难,岂计刑期几多长。”这四句诗高度概括了他坚贞不屈、刚直不阿、忧国忧民的一生。
1944年1月30日,在日本侵略者的残害折磨下,柴纯然惨死在监狱,时年24岁。他死后,家属亲友将柴纯然的遗骨取回,葬在梨树县郭家店镇郊村,他的英名将与青山共存。柴纯然的牺牲是令人悲痛的,但他和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的死难烈士一样,是死得其所的,后人是不会忘记的。
24岁的柴纯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