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梨树人物:民国时期乡贤——岳景歧

(2019-03-10 06:17:37)
标签:

梨树县

刘家馆子镇岳家街

岳景歧

乡里教书二十余载

分类: 梨树县人物
      岳景歧,原名岳岐,字凤鸣。1900年9月21日出生于奉化县允顺社岳家街屯(今刘家馆子镇岳家街)。幼年只读了六个冬塾,后勤奋自学,读完了《四书》《五经》。先后本土及张俊窝堡、勿兰屯、保康等地教私塾20余年。在常氏私立初级中学执教4年受嘉奖。教学有方,乡里争相聘请。一生精工书法,酷爱诗文。1947年10月23日去世,享年48岁。
    他在教书育人之余,博览群书,精工书法、擅于诗文。但生不逢时,有志难酬,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贫困家境条件下,只能怀才兴叹。然而,他又是一位生活的强者,不顾逆境,奋笔疾呼。留下的诗篇让后人读来,深切的感受到其通儒硕学、博闻多识。岳景岐的诗歌、随笔和散文,语言朴实,文笔流畅。由心底里喷涌而出,亦是有感而吟,亦道出了悲怆、无奈的感叹和他对人生的追溯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以诗的意境和散文的笔触写人、写事、写物,读后尤感受到了旧时代读书之人在艰难困苦中以诗的语言引领心灵世界,与命运抗争的优良特质,进而给人更多的感悟和启迪。
    其子岳振文,曾任梨树县八区政府教育助理、梨树街镇一小学校长、县教育局副局长、县人委办副主任、畜牧局局长等职。其孙子岳翔,曾在县委组织部供职。


                             梨树人物:民国时期乡贤——岳景歧


   附:岳景岐诗词选

        一、读书之乐
读书之乐乐如何,化性移情返太和。
学致如愚凡易圣,乌须禅坐念弥陀。

         二、咏斜月
斜月一钩空际悬,未成玉镜未成盘。
是谁舞起宣花斧,脱柄凌云透广寒。

        三、清明即事
清明佳节雪纷纷,路上行人冷断魂。
大地清泉不化酒,小园红杏未应春。

        四、踏青即景
课余乘兴过前川,明媚春光映眼帘。
浅綠行来若踏锦,长林望去欲拂天。
鶯啼燕语声细细,蝶舞蜂飞影翩翩。
撩人惹意诗情动,轻步低吟倦而还。

        五、偶题
困人天气日初长,翠柳弄荫入碧塘。
午睡醒来无所事,闲磨新墨写潇湘。

         六、校中闲吟
校舍数楹校院宽,对门横列一重山。
挑簾静坐慿窗望,树碧砂明别有天。

          七、遣兴
课余把笔遣清愁,古往今来思里收。
佳句拈来情自得,狂吟起舞傲王侯。

       八、咏海棠
畦种复盆栽,芬芳满玉阶。
虽怜夜夜落,却喜朝朝开。

        九、自励
寡过未能只自惭,因循岁月愧前贤。
即今立定克复志,道贯德明反性天。

          十、杂感
性情高傲招怨尤,一和反致易舆咎。
宜乎至圣孔夫子,无过不及品自修。

         十一、自嘲
质陋学庸半老翁,人前最怕喻冬烘。
科学无分空瞻仰,文墨有缘未谙通。

         十二、咏怀
信笔书来不记篇,拈出佳句乐陶然。
此生无须富与贵,但愿余年葬砚田。

      十三、福禄寿咏
性理修明福海饶,心田培固禄山高。
身无嗜好寿长久,荣辱休戚人自招。

           十四、咏 春
碧翁兴大化,草木尽含辉。
原野铺芳锦,山林点翠微。
已闻莺百啭,行见燕双飞。
偏惹诗人意,徘徊不欲归。

            十五、雨后春光即景
风和日丽艳阳天,雨后春光分外鲜。
碧草晶莹含早露,翠杨隐约笼夕烟。
黄鹤穿柳歌婉转,紫燕入堂话呢喃。
大块文章无俗韻,领识个味若登仙。

  十六、雨后残照即景
雨晴晚景好,落日映琼霄。
夕照霞堆锦,光廻虹现桥。
        其 二
残照红于烧,廻光映碧霄。
霞浓堆彩锦,霞淡起虹桥。

      十七、初 秋
金风吹署去,玉露生凉来。
隔院砧声起,横空雁阵排。

      十八、八月上旬夜月即事
丹桂飘香月欲园,夜明如画露凉天。
庭前小立饒清兴,一曲洞箫澈广寒。

      十九、中秋节即事
惮见中秋月,提前几度惊。
天宫谙我意,云雨掩光明。
      其二
檐前雨似绳,寝榻冷如水。
佳节暗中度,差强叹月明。

       二十、秋日即景
秋晴净雾尘,气肃敛烟云。
频见横空雁,时闻隔壁砧。
庭前桂已放,篱下菊将馨。
无限幽然景,偏惊客子心。

  二十一、东北光复志感
一为伪民十四春,
鳞伤遍体暗呻吟。
而今解得倒悬厄,
还我自由大国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