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梨树县籍李烽老先生讲述家乡轶事(二)

标签:
梨树县李烽口述家乡轶事寺庙与宗教 |
榆树台有四座规模不小的寺庙。大街路北,还有一个“道德会”,前后有两进院子,内设讲堂,专门宣扬孔教的。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去那里玩,正赶上有一位女宣道士正为一些妇女讲道,她说的很多话,我都听不大懂。但她拉着长声说“老圣人教我柔和……”这句话的腔调,让我感到特别有意思。
大街的最西头,紧挨着城门处还有一个供奉关公的财神庙,这里是商贾和求财的人必拜之地。儿时记忆中财神庙里的关公:
红面长髯,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戎装威武。民间把关公视为招财进宝的武财神,也是出于崇拜他的忠肝义胆、忠孝仁义,这些信仰毕竟是祖袓辈辈流传下来的风俗,供奉武财神寄托着劳动人民祈求祛邪避灾、平安富裕的朴素愿望。
在榆树台这个小镇的西门外,有一个天主教堂,大街中间还有一个基督教堂。我第一次见到的西洋人,就是这里的修女和传教士。起初,看到他们长着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和大鼻子,觉得有些怪怪的。每当他们走在大街上,也总会有人驻足观望,尤其是对那些身着黑色长袍,带着黑白相间头巾的修女们,她们时常被人看得手足无措。不过,那些因好奇而看的人谁都没有什么恶意,只是觉得对方长的和自己不一样而已。
传教士经常开布道会,传播西方教义。有时,我也会和几个小伙伴跑去凑热闹,顺手拿些“福音”之类的小册子。尤其好玩的是每当洋人布道完了之后,骑上“屁驴子”(当时对摩托车的叫法)一溜烟的开走时,一群孩子就跟在后边,连跑带喊地一通追赶。这时大街上尘土飞扬,可孩子们却无所顾忌,常常跑得直喘粗气,但是个个兴高采烈。
榆树台北门外,不到一华里半的地方有一棵异常高大粗壮、根深叶茂的大榆树。据老人们说,这棵树已经有两百多年。此树造型奇特,高大挺立,枝干如盘龙伸展,树冠亭亭如盖似圆台,树皮呈深灰色,三人牵手才能围拢,人们称之为大“神树”。
后来,有人在这里,建了一座寺庙,叫“古榆道观”。每到夏季整座道观都在这棵“神树”的遮掩之下,更显其神秘和肃穆。伪满时期,士绅杨晓岚筹款扩建庙宇,将原庙作前殿,增建后殿及东西厢房,修南北长50米,东西长40米,高2米围墙。在大门两侧立盘玉龙的红柱,墙东西角分别筑钟鼓楼。殿内筑十余尊彩塑神像,上悬金字匾。迈进庙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供人们求签的殿堂,它是背靠大神树的树干建起来的,虽然面积不大,但却让人十分敬畏。
我小时候,时常和小伙伴们到这里来玩,但谁都不敢有一点造次、不敬。庙门上的一幅木刻对联记忆尤深,上联是“闲人免进贤人进”,下联是“盗者休来道者来”,横批是“有求必应”。
传说在这里求签十分灵验,因此前来求签的人络绎不绝,香火十分鼎盛。特别是每逢三月三、六月六、七月十五、九月九等黄道吉日祈神祷告、进香还愿者络绎不绝。
如何求签呢?首先,要手棒签筒(内有许多竹签,每支竹签上都标有上上签、上签、中签、下签、下下签。并且每支签上都有编号),然后,要面对佛像虔诚地跪下来,紧闭双目,默念心中所求之事,同时双手轻轻摇动签筒,直到摇出一支竹签来为止。
供桌上有一本签谱,对每一支签都有详细的解说词,供人们对照查看。每当人们摇出一支上上签时,对照签谱查看完毕,自然会兴高采烈而去;摇出一支下下签,会心怀芥蒂,悻悻而返。
大神树北面的正殿甚是雄伟,两侧有厢房,分别供道士和远道而来的香客休息。道观的道长姓郑,人称郑道长。他个头不高,为人和善谦恭,很受人们尊重。神树庙附近渐渐发展成为农贸产品集散中心,沿途形成榆树台至孤家子公路。文革期间,后殿彻底被毁掉,神树被砍伐。
榆树台街东有一座娘娘庙,供奉着王母娘娘。每月农历初八、十八、二十八是庙门开放日。每年四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生日这一天,据说也是王母娘娘降临人间,为人们特别是为孩童祈福的日子。因此,每年四月初八这一天,娘娘庙会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当地人称为“赶庙会”,十里八村的人,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前来祭拜祈福。有步行的,有赶着大车来的,甚至有的大人手牵着一头毛驴,小孩倒坐在驴背上,鱼贯而来。有的妇女也在丈夫的陪伴下前来祭拜,祈求王母娘娘早赐贵子。在这一天,天不亮各类小商小贩就纷纷前来摆摊设点,有各种小吃、糖果、玩具、五颜六色的气球,也有吹糖人的、拉洋片的,以及售卖各种衣服鞋帽的,应有尽有,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我是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出生的。曾有一个盲人算命先生说,我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小童子”,趁着开庙门的时候偷跑出来的,犯了天规,早晩会被收回去的。如要得到解脱,就要在每年四月初八这一天,备上一份贡品,请王母娘娘开恩赦免。显然,这是算命人信口开河的无稽之谈,可这番话却在我父母的内心深处投下了一道阴影,终日心中不宁。
在我记事之后,每年四月初八这一天,我父亲就会在一大清早,带上贡品领着我前往娘娘庙虔诚祭拜。当道士接下我们送来的贡品之后,他就会在一个小板凳上坐下,同时让我坐在另一个小板凳上,他手拿剃刀,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在我的后脑勺上剃下一缕头发,让我站起身来,跳过小板凳,赶快跑出庙门,如此这般就意味着我已被赦免,可以长命百岁了。当时,我并不理解父母这样做的用心,只是感到很好玩,当然也从未把它当回事。
前一篇:图说梨树县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