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话梨树(一):远古寻踪

标签:
梨树县古迹遗址远古寻踪百年沧桑 |
分类: 梨树县遗迹 |
梨树县历史悠久,早在六千年前原始社会后期,就有先民在东辽河沿岸定居、渔猎和农耕,成为东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先人创造了历史文化,留下了引以自豪的长山遗址、二龙湖古城遗址、偏脸城遗址等。这些不仅是地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梨树的历史与华夏文明一脉相承,同步发展。
梨树县境内有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长山遗址、3000年前青铜器时代的风水山遗址、2300年前战国时期的二龙湖古城遗址、1300年前唐朝北老壕土长城遗址、800年前辽金时期的偏脸城遗址、400年前明末叶赫古城遗址等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古迹。
1、长山遗址
长山遗址的位置,遗址位于小城子镇长山村,在辽河岸边。遗址高出地表约10米,俗称长山岗子。1983年全县文物普查时发现的。2007年对遗址进行了复查,专家确定:长山遗址是原始社会后期的一处遗存,被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出土的文物,出土的文物表明,它是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辽金时期,三个时代共存的重要遗址,也就是说在6千年前、3千年前、1千年前都有人类居住。吉林大学考古系正在长山遗址开展考古活动,确定为吉林省文物考古培训基地。
风水山遗址地理位置,它位于刘家馆子镇大力虎村陈家屯,辽河岸边。遗址高于地表3米多。2009年初冬,农民取土,挖2米深发现大量陶器残片。2010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房址3处、灰坑2个。出土文物,共出土文物60余件,有石斧、陶制的罐、骨头制作的锥子等。风水山遗址是3千年前青铜器时代的高台山文化遗址。
二龙湖古城,位置在二龙湖大坝的山上,1983年全县文物普查时发现古城,被确定为二千三百年前的燕国古城。经过勘测确定古城为方形,面积4万平方米,周长780米,城内有角楼和瓮城。发掘出房址16座、灰坑7个,排水沟3条。出土各类文物800多件。遗址是燕国最北部的边城,后演变为县城。二龙湖古城是汉民族开发东北最早的历史。1999年,二龙湖古城确认定为吉林省建国以来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古城被列入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4、北老壕土长城
土长城顾名思义,是用土筑成的。唐贞观五年始建,用16年时间,修筑500多公里。土长城北起吉林省的德惠、农安、公主岭,经梨树进入辽宁的昌图县。梨树这段称之为老边岗土长城,境内长55公里。从小城子镇龙母庙入境,途径南老壕、北老壕、沈家屯、孙家大院、孙家油坊等47个村屯。土长城的发现,填补了吉林省无“长城”的空白,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六个历史遗迹,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的状况,对于研究那个时代提供物征线索。这些遗迹遗址,是是梨树县古老的根脉,是先人的伟大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