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的农作物脱粒工具——石头磙子

(2016-05-04 08:02:23)
标签:

东北农耕

博物馆

教育

历史

梨树县

分类: 梨树县民俗

     石头磙子是一种传统的农作物脱粒工具,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在农村广泛应用,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而消失。
     石头磙子一般用青石凿成,呈圆柱体,一头大,一头稍小,两端正中间有磙眼。使用时将一个木制的外框(俗称“辊轮郭子”)通过辊轮郭子上的木轴与磙眼连接套在石磙上,用牲畜或拖拉机做动力,拉动辊轮郭子,带动石磙转动,便可将摊在场地上晒干的谷物碾压脱粒,这项工作叫“轧场”。为了增加石磙与谷物之间的摩擦力,人们还要在辊轮郭子后边挂上一块三角形的厚石片(俗称“石拉子”),来提高脱粒的效率。
     石头磙子最忙的时刻,是收秋打场的时候。人们一大早就把谷物摊在场地上,并隔上个把小时翻动一次,充分接受阳光暴晒。吃过午饭,开始轧场。轧场的人头戴草帽,套上绠套,一声吆喝,牲口拉着三五个或二三十个石磙子,将厚厚的谷物碾压在石磙下。轧场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石磙大头在外,小头在内,一圈一圈地碾轧,一步一步地挪动,不停地吆喝着牲口快跑,直到把谷物碾得全部脱粒了,才卸下牲口歇息。
    最有趣的时候是卸去石头磙子的框架,呆在场上可以让孩子们随意玩耍的时候,脚蹬一下滚挺远。在岁月的流逝中,石磙子们慢慢磨圆了,磨光了……


 传统的农作物脱粒工具——石头磙子

传统的农作物脱粒工具——石头磙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