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文,梨树县白山乡大泉眼村人,曾任马占山骑兵第四旅旅长,黑龙江省抗日救国义勇军第一军军长,抗日英雄。
“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战,在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中表现勇敢,负伤不下火线,受到马占山的嘉奖,并被破格提拔为骑兵第一旅第二团团长。马占山一度向日军妥协,邓率部进入海伦等地,收编民团,训练队伍,伺机再起。当马占山出走省城,再度举旗抗日时,邓文所部已颇具实力,被马占山委任为骑兵第四旅旅长。
1932年4月吉、黑两省义勇军反攻哈尔滨市,马占山电令邓指挥绥化、兰西等义勇军于呼兰河一线集结,然后向哈尔滨反攻。28日,邓指挥地方义勇军李天德、李云集等部袭击呼海铁路局,劫获敌人机车、货车100余辆,粉碎了日伪当局运兵北上的计划。接着,他为配合李杜、冯占海等部反攻哈尔滨,指挥了著名的松浦战役,将马家船口日军歼灭过半,对松浦镇之敌予以沉重打击,部队进逼江北,对哈尔滨构成攻击之势。之后,将部队集结于绥化一线,马占山将该部改为黑龙江省抗日救国义勇军第一军,由邓文任军长。
东北骑兵抗日救国军第一军在军长邓文的率领下,进驻拜泉县富强镇。时任第三混成旅旅长的朴炳珊亲赴富强镇面会邓文,共商抗日大计,邓同意朴的“联合抗日,一致对外”的主张,并拟定了协力进攻齐齐哈尔的军事行动计划。派人去海拉尔、扎兰屯联络抗日将领苏炳文、张殿九。经朴、邓、苏、张商讨,决定联合进攻齐齐哈尔,苏、张由西向东进攻,朴由拜泉出击,从东向西进攻,邓部直插洮昂路,截断该路,阻击敌人援兵。
马占山部署齐齐哈尔战役,邓文率第一军由拜泉出发,首战攻取安达,击毙日伪军100余人,占领了安达车站。就在大军沿中东路向齐齐哈尔节节推进之时,由于其它战场失利,日军又出师直取义勇军大本营拜泉,邓文唯恐有失,只好回师屯据拜泉,以图再举。11月,日军十四师团并伪军2个支队,在重炮、装甲车配合下,兵分四路向拜泉扑来。此时邓文队伍有1万余人,武器低劣,枪弹严重不足,孤军无援。在严峻的局势下,邓文号召全军官兵拼死决战,守住义勇军的最后一块阵地。全军将士在邓文的亲自指挥下浴血迎敌,厮杀数日,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战斗异常残酷,邓文部数千名官兵英勇捐躯。30日邓文鉴于敌众我寡,弹药告竭,因此下令突围,转向肇东,汇合友军李海青等部,辗转进入热河。
在热河,率部参加了热河保卫战,官兵们的英勇献身精神给当地民众和友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热河沦陷后,邓文率残部进关,全军尚有7000余人,却得不到当局的承认和援助,官兵衣食无着,困顿万分。时冯玉祥为拯救国难,在张家口树起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义旗,邓文率部投奔,受到冯玉祥的欢迎和器重,委他为抗日同盟军第五路总指挥兼左路军副总指挥,并作为东北义勇军的代表当选为抗日同盟军第一届军事委员会常委。
1933年6月率部跟随吉鸿昌将军北征,在收复宝昌、沽源、康保、多伦等重镇的战役中身先士卒,舍生忘死,保持和发扬了在东北战场抗日杀敌的威名。在多伦战役时,亲临前线指挥,率队带头攀垣,同盟军战士如出山猛虎,把日本军打得溃不成军,多伦城被日军占据七十二天后,终于又重新回到了中国人的手中。
国民党当局极力反对同盟军的抗日行动,以反对“国府统一大策”为借口,强令冯玉样解散同盟军,又派员到同盟军各部劝说官兵,脱离冯玉祥,归服“国民政府”统辖。由于邓文对国民党政府的内幕尚不清楚,曾产生归服“正统”的国民政府的念头,此事引起了冯玉祥的警觉。1933年7月31日,邓文被国民党特务刺杀于张家口桥东福寿街十八号,时年仅四十岁。事后,冯玉样将军在张家口亲自主持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赞扬邓文的抗日救国功绩。邓文余部则由副军长檀自新率领,后投靠蒋介石。


2015年8月14日《四平日报》城市记忆 刊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