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梨树县二人转剧团重新组建,被下放到农村和工厂的二人转演员董孝芳、郭玉芹、高春燕、李海龙等人陆续回团。1979年10月组建起9人的戏剧创作组,主要任务是二人转创作。
1979年建立县剧团创作室,创作人员编制纳入人事管理,经费纳入县财政拨款。对民间艺人建立档案,加强管理,举办各类培训班,积极培养少年艺术人才。同年5月5日,吉林省二人转工作者第二次学习会在梨树召开,会议开幕时间正是15年前第一次学习会的时间,5月28日闭幕。30个二人转团队860多人参加了本次学习会。梨树县二人转剧团演出的二人转《两路分兵》列为学习会8
个推广剧目之一。自此,梨树县二人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30年来,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一直坚持服务全县民众,每年下乡演出200场次,连续十一次被吉林省评为艺术建设、经营管理一等奖,三次二等奖,排演剧目140多个,其中本县新创作剧目85个,有7个剧目获国家奖,有47个剧目获省级奖,在全省推广的剧目11个,有45个剧目在省级电台和电视台播放,部分做成盒式带或影碟销往全国。
梨树县创作的剧目有9个参加全国汇演或专调进京演出,这些剧目是:二人转《美人杯》、《相亲》、《闹家》、《放金龟》、《百姓书记》、《香妃梦》;单出头《南郭学艺》;拉场戏《写情书》和表演唱《政策好地是宝》。其中拉场戏《写情书》获得文化部第二届“文华”剧目奖;二人转《香妃梦》演员赵丹丹获得“牡丹奖”。二人转《百姓书记》由中纪委专调,与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部分优秀节目组合,为中纪委春节晚会演出,是整台节目中唯一一个县级参演节目。
2008年7月,吉林省文联、省人事厅、省文化厅联合授予赵月正为“吉林省著名二人转剧作家”称号,授予董孝芳、董玮为“吉林省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称号,陈淑新、王影、白晶为“吉林省优秀二人转表演艺术家”称号。
2009
年,梨树二人转艺术被省政府批准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之一,剧团被四平市纪检监察局设为廉政建设示范点,并挂牌,树立了剧团的良好形象。赵丹丹在吉林省第四届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表演的二人转《香妃梦》荣获个人表演一等奖,并被誉为“四大名旦”称号,这是吉林省第四届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女演员单项最高荣誉,填补了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该奖项的空白。
2010 年6 月,赵丹丹荣获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牡丹奖”表演奖。8
月末中国曲艺家协会成功在梨树举办了东北三省二人转论坛会,由赵丹丹率领的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在论坛上举办的二人转晚会,再一次展示了集体的优秀。受到了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姜昆等专家的称赞。10
月梨树县被中国曲协评为“中国二人转之乡”。
2011 年7 月由中国曲艺协会承办的“中国二人转之乡”授牌仪式在梨树县举办,使东北二人转成为梨树县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9
月赵丹丹参加“岳池杯”首届中国曲艺之乡大赛获金奖。同年参加吉林省第五届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表演二人转《武则天》被省文化厅评为“四大名旦”之首。同年在吉林省第十届长白山文艺奖评选中被评为“新星奖”,为“中国二人转之乡”梨树县再添光彩。
2012 年,剧团顺利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由原来的事业单位转换为企业,赵丹丹任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013 年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色完成了省第六届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表演任务,获得奖项33
个,其中获得的“四大名丑”填补了梨树二人转有名旦无名丑的空白。同年11
月公司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同时被省文化厅授予“吉剧创作演出基地”。
2014 年1 月公司应中国曲艺协会邀请赴新西兰参加文化交流演出,梨树县二人转走出国门。

董孝芳与李海龙1979年演出《大观灯》

二人转《香妃梦》获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