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队双方战争不断,处于“拉锯”状态。10月中共梨树县委、县民主政府、县武工队及各区工作人员,渡辽河南下,暂住在七区吴家屯。在北部解放区孤家子、刘家馆子、小城子三个区率先进行土地改革。县民主政府在孤家子区吴家屯,召开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动员大会,举办土地改革训练班15天,吸收400多名雇贫农骨干分子参加,会议由县委书记兼县长郝正平和副书记宋任远主持,在吴家屯建起第一个农民会,宣传土地改革。
10月下旬,县委、县民主政府向五、七、八三个区,派出了土改工作队。各区、村相继建立了区中队、农民会、妇女会、儿童团和民兵组织。民兵、妇女和儿童配合区、村政权机关,站岗、放哨、查路条。监视地主富农行动、搜集情况和传送情报。把地主富农的牲畜、农具、粮食、家具、衣服、金银、珠宝分给贫雇农,对地主实行一扫光,扫地除门;对富农“先光后平”,浮财全部没收,只留少量生活用品和口粮。各阶层佩戴不同标志:雇贫农戴红布条;中农戴粉布条;地主富农戴白布条;敌伪人员及土匪戴黑布条;狗腿子给戴上狗毛条,有的村、屯还给夹上狗尾巴。罪大恶极的地主被戴上高帽子,游街示众。
1948年1月,二地委派岳胜任梨树县委书记,深入三个土改区开展阶级复查,复查标准严格按照家庭人口、土地数量、劳动力人数、雇工人数及收支情况,计算剥削率,根据数字比率和剥削与停止剥削年限,划分阶级成分。年2月,土改的三个区插标平分土地全部完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