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艺术奇才——纳兰性德

(2014-05-05 13:37:15)
标签:

巨子

进一

经史

学位

秉性

分类: 梨树县人物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明珠长子,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 年1 月19 日)生于北京。原名成德,因避太子允礽(小名保成)之嫌,改名性德。又因生于腊月,故乳名冬郎。清代第一词人,康熙皇帝身边的一等带刀侍卫,其文学地位显著,清代学者王国维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祖籍地梨树县叶赫镇,叶赫河沿岸。

    自幼聪敏,读书过目不忘,数岁即练习骑射。“童子时,已句出惊人”,17 岁即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元文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18 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 岁在参加完会考之后,因“寒疾”未能参加殿试。而后三年中,他更加发奋研读经史,并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两年中,主持编辑了一部长达1792 卷的儒家汇编巨著《通志堂经解》,受到康熙皇帝的重识。而后又在搜集学习文史过程中的见闻和轶事加以整理、考证成文,编辑成4 卷集《渌水亭杂识》,书中内容包括历史、地理、天文、历法、佛学、音乐、文学等多方面知识,表现出一个17 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开放心态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及广博的知识。

 

                         文学艺术奇才——纳兰性德

 

    22 岁时,再次参加殿试,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成为满族入关后第一个通过科举制度获得学位的满族人,令朝野为之敬佩。康熙皇帝授予他三等侍卫官职,后迁至二等侍卫,再进一等侍卫。作为康熙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文酒诗会,随皇帝南巡北狩,遍历四方,并奉命参与侦查我国东北索伦地区沙俄入侵的军事情况,随皇帝唱和诗词,译制文章,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皇帝器重的贴身宠臣,仕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作为文学艺术的奇才,在内心深处,却厌恶官场勾心斗角的生活。出于文人的秉性,无心那纸醉金迷的功名利禄仕途,“虽身居高门广厦,常有山泽兔鸟之思”。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24 岁时,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集》,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选补缺,共342 首,编辑成一集,名为《纳兰词》,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不朽之作而为后人咏唱永远。这些词作在清代康乾时期就有很高的声誉,都下竞相传抄,达到“家家争唱”的局面,并传至朝鲜、日本等国家,成为一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人物。

    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时节,抱病与文友相聚,一咏三叹之后,便一病不起。七日之后,溘然而逝,时年仅31 岁。康熙皇帝闻亡故讯后深为之震痛,连忙派员御祭,以示怀念之情。其业师徐乾学亲自撰写墓志铭及神道碑文。康熙二十五年初,举行了盛大的葬礼,朝臣工纷纷前往凭吊。在灵柩运往京郊皂甲屯墓地的大道上,旗幡相映,达数里之长。大家都以无限怀念的心情,为这位曾影响中国文坛的巨子送行。

                    

                         文学艺术奇才——纳兰性德

     欣赏他的三首词

    1、《点绛唇.黄花城早望》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西内何恨,自起披衣看。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正起平沙雁。
    2、《菩萨蛮》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好梦莫催醒,由他好处行。无端听画角,枕畔红薄冰。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3、《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纳兰性德随康熙帝东行祭长白山。这首词当作于此时。这是康熙第二东巡,归途正从棉花街经过,纳兰性德回到了他的故乡。这里的榆关就是山海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