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梨树县百年教育史——梨城书院

(2013-06-25 10:45:28)
标签:

教育史

梨树县

向阳

商会

珲春市

分类: 科教卫生

      

    书院,是封建社会中官办或官绅集资、捐款兴办的学堂,教授儒学经典课程,有的还传授某些专业技能或行使考试考场的功能。清代的书院是教书育人机构。那时,外来任职的一些思想开明的官员,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梨城书院是梨树县城第一所官办学校。1891年(光绪十七年),由知县张瑞三与刘继勋倡导,地方绅士捐资创建,院址位于梨树城内文庙东院(今梨树二中东侧)。正面3间青砖瓦房,坐北朝南。二门外东西各有3间青砖平房,二门内正北有高大明伦堂3间。门上对联: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东西厢房各5间。明伦堂后身有东西排列的向阳书院4所,书院四击青砖瓦墙,正门外有照壁1座。院内林木苍郁,规模面对面为壮观。

 

    梨城书院先后聘名儒刘滋贵为山长,主持讲学。学童先读《四书》、《五经》,进而学诗习文,接受“举业”培训。每月县考一次,年终向督学汇报。除山长修金及考课一切花费外,余款存储商会,学堂犹资接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制,书院改为初、高两等小学堂。

 

     梨城书院成立15年间,培养出参加乡试中举者8人,有太史桂、孟宪礼、姜孟飞、常荫廷、李毓东、赵翰东、李树珊、欧署春;培养成贡生14人,其中拔贡2人、岁贡8人、恩贡3人。拔贡2人:董柏楹、赵桂馨。岁贡8人:赵廷瑞、孟松乔、李应辰、王敬敷、太史格、董策三、马遇午、张葆华。恩贡3人:李遇春、李松心、王敬授;还培养出副贡1人、附生43人。


    相关资料:山长是历代对书院讲学者的称谓,受业者称之为山长。废除科举之后,书院改称学校,山长的称呼废止。

 

                  梨树县百年教育史——梨城书院

                           梨树县百年教育史——梨城书院
                                      文庙·学署平面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