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梨树县城古建筑——奉化县署与梨树县公署

(2013-05-02 06:44:06)
标签:

正门

公署

任伪

前期

围墙

分类: 梨树县遗迹

 

    奉化县署

    清朝初年梨树北部为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达尔罕王游牧地,南部为盛京西流水围场。1803年(清嘉庆八年),达尔罕王开始招垦,人口渐渐增加,屯落也逐渐多起来。1806年(清嘉庆十一年),清政府在开发地段设昌图厅,管理“民人”事务,实行蒙汉分治。1821年(清道光元年),清政府设梨树城(今偏脸城)分防照磨,隶属昌图厅。梨树城先后有二十一任照磨。

 

    光绪三年(1877)知县钱开震购地数段,建造奉化县署,奉化县署位于街偏南。建有大堂、二堂、知县宅、刑工房、班房、吏户礼房、厨房、监狱、役房马号以及零星小房统共89间有半,署房主体地基宽60米,长130米,还有仪门、大门、围墙等。知县钱开震亲自书联“除暴安良,岂能杀而不怨;奉公守法,庶其行之以忠。”于二堂大柱上。县署即成,从清末、民国及伪满前期一直沿用。在清朝梨树有十七任知县。

 

梨树县城古建筑——奉化县署与梨树县公署

1885年时奉化县平面图


 

 

    梨树县公署 
    民国元年(1911年)梨树县署改称梨树县公署。民国三年(1914年)改奉化县为梨树县。民国十年(1921年)梨树县知事尹寿松对县公署建筑以行政罚款及卖脏马大洋13000元,加以修葺,县署焕然一新。大门和照壁之间,装设木制栅栏,立东西辕门,挂有知事戴彰勋所书巨幅匾额:“昌怀锁钥,奉吉咽喉,治分榆社,威镇梨城。”期间有九任县知事。民国十八年(1929年)春,张学良易帜,南北统一,改梨树县公署为梨树县政府,县知事为县长。至解放有五任伪县长。

 

    梨树县公署建筑这样的建筑,只能是过去的某一个历史时刻的记忆。可惜啊,国人不爱惜古建筑,解放初梨树县公署就被拆除。

 

         梨树县城古建筑——奉化县署与梨树县公署
 

梨树县城古建筑——奉化县署与梨树县公署

1934年时梨树县公署平面图

梨树县城古建筑——奉化县署与梨树县公署1934年梨树县公署正门

 

记忆没有消失------------刘景江 新浪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