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钦二帝被囚古梨树城——韩州
标签:
纪念碑时机监督管理奸细交通要道 |
分类: 梨树县事件 |
从梨树县城往东北行四公里处,跨过一条名叫昭苏太河的大桥,面前便呈现一道山岗。这道岗的半山坡上有一座已经是断垣残壁的古代城池,人们称它偏脸城。偏脸城在辽代称韩州,是宋金两国及金人南北往来的交通要道。韩州在历史上曾经囚禁过北宋两个皇帝——宋徽宗赵佶与其子宋钦宗赵桓,他们在此地囚禁长达二年之久。
据《金史
•太宗纪》记载:天会五年(1127年)10月条载金人俘宋徽钦二帝自燕徙居中京。天会六年(1128年)7月,以宋二庶人赴上京,入见乾元殿。封其父昏德公,子重昏候。10月徙昏德公、重昏侯于韩州。天会八年(l130年)7月,徙昏德公、重昏侯于呼里改路。
北宋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金兵兵临汴京(今河南开封)城下,在抗金将领李钢、种师道召集20万勤王兵马欲与金兵奋战之时,宋钦宗却派人和金兵议和,丧失了决战的大好时机。当年闰十一月,金兵攻克汴京,宋钦宗上表请降。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金太宗吴乞买下诏废宋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北宋灭亡。三月末四月初,宗翰、宗望先后押解徽、钦二帝及王族、宫女3000余人北归。前线抗金的爱国将领称之为“靖康之耻”,朝中议和的大臣却说是“二帝北狩”。明明二位皇帝成了金国的俘虏,却不知羞耻地美名其曰去北边打猎,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丑态被表现的淋漓致尽。
金天会六年(1128年)十月二十六日,金太宗下令将徽、钦二宗作为俘虏被流放囚禁在韩州(即偏脸城城),并将剩下的王族、宫眷900余人也迁往韩州和徽、钦二宗同住。为了便于监督管理,金兵将韩州城内住户全部迁出变成一座空城,“给田四十五顷,种莳自给。”待遇和当皇帝的时候是天壤之别,两位皇帝被金人囚禁在枯井里,终日“坐井观天”。其狱则以掘地深广数丈为之,这种将监狱设在地下(打几口旱井)的办法,有几大好处:省工省料,只挖土方,数日可成;冬暖夏凉,冬天冻不僵,夏天晒不死;还安全,犯人跑不了。
金人为防备有奸细将徽钦二帝抢走,城内外都有金兵看守,徽、钦二宗在韩州被囚禁了21个月。金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又将徽、钦二宗转徙到呼里改路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从此,北宋的两位皇帝也结束了他们在韩州囚禁的历史。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成败由己,岂由天乎?”二帝所以被囚于此,在这里写下一段耻辱的历史,完全是由他们父子的昏聩腐朽造成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