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与发展

标签:
之路企业销路纯利润农民 |
分类: 新的时期 |
梨树县的富邦农牧发展合作联社总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年总产值10亿元以上,社员户均收入达39800元以上,人均收入995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25%以上。除此之外,还有夏家农民合作社、红嘴农村合作经济专业合作社等实力雄厚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对驱动梨树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腾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夏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是农民市场主体意识的觉醒,那么当前农民合作社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便更得益于梨树县委、县政府的鼓励和引导。梨树县委、县政府坚持“搭台不唱戏,参与不干预,献策不决策,服务不增负”的原则,因地制宜,规范引导。2003年,成立了“梨树县农村经济创新领导小组”,构筑起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的三级网络。积极与中国工合、国际工合等专业机构进行接洽探讨,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的专家授课,拓宽发展视野。同时,出台倾斜政策,促进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先后出台《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暂行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标准》和《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为合作社发展提供财政、贷款、项目、登记、用地、用电等优惠政策。几年来,共争取项目扶持资金570余万元,银信支农贷款累计向合作社投放贷款1亿多元。梨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近1400家,入社成员4.6万户,带动农户7.3万人。
这些合作社在梨树大地上星罗棋布,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和蔓延,把分散的、孤立的农民紧紧地‘抱团儿’在一起,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相连结,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相结合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经营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不断健全,逐步走上了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
梨树县喇嘛甸子镇喇嘛甸子村红地球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菜农分散的“提篮叫卖”改为“统一营销”,菜农不用跑市场,就能卖出好价钱。2005年,为了打开本村蔬果的销路,梨树县喇嘛甸子镇喇嘛甸子村村民李凤金和同村的60户村民成立了红地球农民专业合作社。2010年,红地球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并通过了31个无公害品种,还注册了“金子”商标。如今已有3000户农民参加了红地球农民专业合作社。随着合作社的日渐成熟,50%的“金子”牌果蔬都通过走订单的方式销售,实现了社员效益最大化。
梨树县梨树镇高家村在2009年开始发展棚膜经济,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高家村的棚膜生产基本处于无组织的自由状态,经济效益低下,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为此,当地农民迫切要求建立自己的专业合作组织。就这样,在2009年底,高家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华兴蔬菜合作社成立了。该社由村支书高华等人发起,吸收了全村302户农民加入。合作社成立后,为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服务,按照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统一组织菜农进行选种、选肥、生产,逐步扭转了市场不规范、销售混乱的不利局面,维护了菜农的利益,一栋大棚一年纯利润能达到三四万元。
随着梨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深度逐步加大,合作范围已经从初期的蔬菜、瓜果种植和畜禽养殖领域扩展到农机、运输等各个行业,服务内容也从单纯的农业科技服务,扩展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尤其是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合作,推动着梨树县快速走上了致富增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