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园已是失乐园

(2016-11-02 00:16:30)
标签:

时评

文化

情感

在传统农村社会,人口几乎没有流动性,人们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形成费孝通先生所讲的乡土社会,虽然物质不够丰富,但社会有序,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虽然也起干戈,但绝大多数时候,都处于运转良好的状态,毕竟在一个熟人的社会里,坏人并没有多少生存空间,名声不佳,往往也不受人待见。
在此平衡中,良风美俗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使乡村的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也使人们的生活富有意义,对未来心中有数。可当前的农村却发生很大的变化,过去的良风美俗,若不是还有一些古朴的老人支撑,可能早已荡然无存。
(1)孝道堪忧。
一天与一位寡居的老太太聊天,谈及子女们的孝顺,她不禁潸然泪下,一口气讲了很多: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了又收,得到几千斤玉米,又买饲料和玉米一起喂猪,一年还挣个万把块钱,我把钱都存在女儿那里,她用我的钱还债,还说今后会还给我。大儿子回来后,从不给我什么,虽然名义上是他赡养我,一回来倒是逼问我的钱去哪了,动不动就找我借钱,我也给他借了些,可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认为我偏心,把钱都给弟弟妹妹。媳妇总是吵,回家就到处找钱。可他们在外面承包工程,光工程机械就花几十万,可是一回家就只知道找我借钱。
在农村,老一辈和下一辈之间确实有空间上的隔离,基本谈不上尽孝道。老年人都自食其力,哪怕八十多岁还在劳作。相忘于江湖对于老人来说并不是难事,可惜的是,子女们还是念念不忘父母的那一点点财产,总认为自己从中分到的那一份是最少的,却从反思自己为老人做了什么。更有甚者,新起的房子,有人都不愿意跟老人一块住,认为不干净。在屋旁另筑小平房,算是父母的栖身之所,老人偶尔到正房里走走,还引来媳妇的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理由只是老人在房里留下脚印。参加村里丧礼,大多见到子女在棺材前后并无戚容,只是当作一个寻常事来办。
(2)两性关系混乱。
过去的乡土社会,男女有别,夫妻之间虽然没有多少浪漫的爱情可言,但是相敬如宾,互相遵守道德底线。现在的村子里,从谈话中可知,中青年男女之间的关系已经很混乱。中年男女,因为人口流动关系,夫妻天各一方已很普遍。可留守的一部分人,虽然人言可畏,还是不愿意难为自己,两两凑对的不在少数,更有甚者,部分稍有姿色的中年妇女,还把那有限的残山剩水当作资源,使一些男人们围着团团转。而在外打工的一部分人,少了乡土社会中的人言之畏,更是随便。小青年们自小因为父母外出,教育失调,两性关系亦难健全,十六七岁开始私奔,过几天在外混不下去又回来,十六七岁开始堕胎,甚至三番五次而无休止,而男友则又是不同的男友。急剧变迁中,平静的乡村应对失措,不免阵脚自乱,这苦果也得他们自己慢慢咀嚼。
(3)婚姻难以为续。
一方面是两性关系的问题,严重影响婚姻质量,或许这也是互为因果。一方面主要受到当前拜金主义的影响,眼中金钱多了,感情就少了,加上置身于城市光怪陆离、变幻莫测的大环境中,男女们都抵挡不住诱惑。村里有好几个小孩,都是还不足一岁时,妈妈出走,出走的原因主要是不能忍受贫困的生活,因为他们的妈妈都是他们的爸爸在外打工时,一时冲动认识的外地女孩,而现在他们的爸爸早已给他们换好几届妈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