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的雨果》 —— 钟表、机器人、电影、月球旅行

标签:
造梦的雨果机器人电影梅里爱杂谈 |
分类: 阅读笔记 |
《造梦的雨果》打开了一个奇妙盒子 —— 钟表、机器人、电影、月球旅行
《造梦的雨果》打开了一个奇妙盒子
“在翻开下一页之前,先想象一下,你坐在黑暗中,就像电影开演前那样。过一会儿,银幕上就要升起太阳,城市中央火车站扑面而来。人流裹挟着你,穿过几道门,进入一个熙熙攘攘的大厅。你会在人群中看见一个男孩儿。他活动起来了,要穿过火车站,跟上他,他就是雨果布莱卡。他心里盛满了秘密,他的故事马上就要开场了。”
故事的起因:住在巴黎火车站附近钟楼里的男孩雨果,一直在努力修复一个机器人。曾经是修表师傅的雨果爸爸,在博物馆修理这个机器人时,不幸因博物馆发生大火而丧生。从废墟中拣到这个机器人和爸爸的维修笔记时,雨果知道,修理好这个机器人,也许能知道爸爸死去的原因。
一个热爱电影的青年重新唤醒了乔治爷爷内心的力量,因为只有他还保存着一部乔治的影片!重新上色的电影《从地球到月球》再次公演仪式上,乔治·梅里爱表白:“我要说,我看到的不是满堂珠光宝气的巴黎人,我看到的不是银行家、家庭主妇和店员。不是的。我今晚是在向真实的你们说话:你们是巫师、精灵、探险家和魔术师。你们是真正的造梦人。”
书中超过2/3的页面是黑白铅笔画,类似分镜头的画面可以感受到电影般的动感,带文字的页面类似电影屏幕上打出来的,很多也面也直接来自电影镜头。如果你快速翻阅,连续的镜头还有可能带来电影动画的效果。我对电影了解不多,后来查阅资料了解到里面提到了鲁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哈罗德·劳埃德的《最后安全》、勒内·克莱尔的《沉睡的巴黎》和《最后一个百万富翁》、巴斯特·基顿的《福尔摩斯二世》、让·雷诺阿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沃尔特·迪士尼的《钟表店》等。
阅读故事没有结束。去年12月份,晃动的公交车上,移动电视广告中出现了雨果的镜头!原来他被拍成了电影,获得了多项奥斯卡提名。于是在网上搜,找到了这部电影,是资料性质的(期待国内引进3D版)。烟雾迷离的火车站里,故事徐徐展开。电影里,《月球旅行记》被手工绘色重新演出,电影中像哈罗德·劳埃德的代表作《最后安全》、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火车进站》之类的早期电影史的经典作品几次原样上演,甚至梅里爱在自己的“造梦”玻璃屋摄影棚拍摄《月球旅行记》《仙女国》《日蚀》的场景都被精细的还原,我虽然不是电影爱好者,可是看到早期电影里的精美造型,同样为止赞叹,对于电影迷来说吸引是致命的。
故事还没有完。在前几天新京报上看到,《月球旅行记》数码修复后上色在戛纳重映。《月球旅行记》拍摄于1902年,影片根据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和H·G·威尔斯的《登月第一人》(The First Men in the Moon)两部小说改编,由梅里爱自编自导。法国电子迷幻乐队Air也将为本片制作原声带。
http://s14/middle/6b1e4655tb8a9b49ad93d&690——
(图片来自当当网、卓越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