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亲子阅读之乐趣 文/虞丽翔
(2010-09-11 22:06:29)
标签:
亲子阅读乐趣育儿 |
分类: 阅读笔记 |
今天整理电脑,忽然发现多年前的存货中有这么一篇好文,不敢独享,贴出来跟大家共赏。
前言
分享我个人多年来对孩子阅读的一些看法和经验,我认为阅读让孩子
1. 更有见识,更聪明,更有信心
2. 建立亲子关
3. 上学前就能认字读书
4. 实现孩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这个听起来相当宏大的目标,确实也是在作为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龙的心愿,其实做起来不难。
·
孩子的大脑从一生下来就开始发展,并决定一个人有多聪明,多有创意,多有想象力,孩子大脑发展之80%到90%是在0-8岁,而0-3岁又是大脑发展最迅
速的时期。因此,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先进国家的重点努力。推广婴儿阅读在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都得到优先重视。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是
孩子学习的基础,它将决定日后学业的成绩,从而奠基未来从事各项工作的基础。
· 专家们认为孩子在学后才开始阅读的话已经晚了。
·
专家们认为孩子需要听过1000个故事才学得会自己看书。做起来并不难:一天3个故事,一年就超过1000个,这离4、5岁学龄儿童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完全可以做得到。
怎么做呢?
一是分享:
·父母的首要任务就是分享故事的喜悦
·就是在一起分享,共同经历一件事。
·没有任何人能取代母亲的味道。
·对孩子来说重要的是父母的爱。
·坐在爸妈膝盖上,感受爸妈的“爱”比读那一本书更重要,在听故事时,爸妈柔和的声音,呼吸的同步起伏,抚爱着幼小的心灵,使他感受到分享阅读的喜悦。
二是喜悦:
·儿童文学是这种喜悦的载体
·流露在作品中的亲切态度使儿童喜悦
·儿童文学的语言容易了解、容易感受、温馨,使儿童喜悦
·内容的趣味性高,富吸引力,使儿童喜悦
·要让一篇儿童故事活起来,需由大人口读,才具生命力,经由口读,耳听,眼看,大人和孩子全身参与故事的起伏,一起使故事充满了魅力。
·杨茂秀比喻说故事为“绘本的演奏”。在故事书的演奏时,我们会用到五种语言:言说语言(spoken
language),书面语言(written language),画面语言(pictorial language),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和梦的语言(forgotten or dream
language)。有如交响乐,将这五种语言一起演奏,才会有震撼人的生命力,才会感动人。
三是持之以恒
·对繁忙的父母最好的秘方就是每天花15分钟,不需要念故事给孩子听。给孩子时间就是对孩子说“我爱你”,“你很重要”。对孩子来说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爱。
·每天15分钟,和孩子两专注、集中、单独的在一起阅读,一起聊天,结束忙碌的一天,让孩子上床睡觉时,脑子里充满思考,心灵充满安宁,因此点燃孩子对生命激情。
四是仪式的重要:
·共同阅读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每天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靠在同一个椅垫或枕头上,抱着同一个娃娃,念同一本书,孩子喜欢这种可预测的安全感,他们需要这种习惯性的仪式。
五是故事的重要
*帮助孩子建构自我
*故事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世界。
*建立自我形象,自我意识,以及建立和这个世界正在发展的关系。
*抒发感情,通过故事掌握自己的情绪,得到安慰和征服感。(啊,原来小熊也惹妈妈生气,原来小兔兔也和好朋友吵架……)
*从小有阅读习惯的孩子比较有主见,见解,有内在力量,不容易受其它人的影响。
*Job
of Literature文学的功能是让我们的思路更复杂,想法更多,了解成长的意义,做人的道理。
*通过故事告诉我们
“长大的意义何在”培养孩子的逻辑,事情的前后果,事情的道理。(例:犯罪意识不到对自己行为的后果)
*幼儿听爸妈念着手中的图书,跟着故事进展翻页,脑子里开始认识文字和语言的关系,开始发展叙事的逻辑和规律,知道事情有因果,有开始有结尾
*对孩子的尊重
*认真说故事给孩子和认真听孩子说故事就是对孩子的尊重。
*受到尊重的孩子是有信心的孩子。
前言
分享我个人多年来对孩子阅读的一些看法和经验,我认为阅读让孩子
1. 更有见识,更聪明,更有信心
2. 建立亲子关
3. 上学前就能认字读书
4. 实现孩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怎么做呢?
一是分享:
二是喜悦:
三是持之以恒
四是仪式的重要:
五是故事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