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苏州胜浦方言用字参考(二)

(2013-02-13 01:41:59)
标签:

胜浦方言

苏州话

语言文化

正字俗字

书面用字

家乡胜浦方言用字小参考,多数太湖一带通行,大家比较公认,少数是我自己的意见。

拼音是普通话式的,便于学习。

常有正字俗字之争,本表雅俗通收,注意,有些字并非正字,请使用者留意。对于一些和韵书语音对应有出入的,尽量指出。

此为初收,共186字,分一、二两篇,以后追加到三、四、五等等,随时想到,随时添加,如有错误,随时更正。

寒寒豆

2013/02/06

潽:pu[phu]音铺,液体溢出,粥烧得潽出来,南北通用。

萁:`ji[dʑi]音其,秸秆,菜花萁,毛豆萁。

掮:`jie[dʑie]音钳,肩负,相当于普通话的扛,掮袋米,亦可参考揵字。

椠:cie[tshie]音千,水果削皮,椠梨,椠荸荠,《广韵》七廉切,《玉篇》削板牍。

缲:ciae[tshiæ]音悄平声,裁缝把衣边折叠后缝到里面的工序叫缲边。

俏:ciae[tshiæ]音悄去声,口语里指色彩艳丽,“该件衣裳蛮俏”指其色艳而非款式,而在山歌里,可表示通常意义的俊俏,如“张家里有田郎不俏,李家里无田俏郎君!”

笡:ciao[tshiɔ]音七夜合音,斜,马路笡对过有爿店,《广韵》迁谢切,斜逆也。

锲:jiek[tɕiek]音急,镰刀叫锲子,《说文》鎌也,《集韵》吉屑切音结,鎌也。

揿:qien[tɕhien]音庆,胜浦话不说按,说揿,亦见于附近的江淮官话,揿门铃,揿开关,揿牢贼骨头。

恘:qioe[tɕhiø]音丘,性格劣,脾气糙,老头子性子恘,《广韵》去秋切,戾也。

皵:ciaok[tshiɔk]音鹊,倒刺,肉皵,象牙筷浪扳皵头。

容:yon[jon]音雄,许可,容伊去(允许他去),弗容伊去(不许他去)。

箬:njian[ȵian]音让,胜浦话把粽叶叫粽让,箬《广韵》而灼切,应念入声韵[ȵiɔk],胜浦今念相应的阳声韵[ȵian],《说文》楚谓竹皮曰箬,可知是古南方词。

糁:se[se]音散,饭粒叫米糁。

苫:xie[ɕie]音显平声,用干稻草编成的帘子、盖垫,胜浦一带乡间用于搭草屋、茅坑。苫《玉篇》以草覆屋。苫为书母字,应读s[s]或sh[ʃ],但苫今胜浦话里声母是x[ɕ],在语音演化中滞后一环,苫、闪(打雷叫霍闪)普通都读shan,今胜浦白读都是xie

骟:soe[sø]音扇,去势,雄猪骟卵子,在词语变调里,容易误认是“修”字。

筲:sae[sæ]饭筲箕,一种放置饭菜过夜的竹编挂器,《广韵》所交切,斗筲,竹器。

眚:san[san]音节省之省,接眚,胜浦话里是抱怨语,后面加名词,表示抱怨、讨厌,不过该词连读变调不合。眚据说是眚神,胜浦丧俗有关,人去世后的某一天,眚神会背着亡人回家,对亲人来说,叫接眚,不过该词里胜浦要说筛去声,音比较特殊。

虱:sek[sek]音色,有头虱会痒。

莳:`sy[zɿ]音瓷,插秧叫莳秧,莳是个老字,《说文》释义是“更别种也”,方言沿用至今。

使:sy[sɿ]音屎,使唤,使伊去上课,使不动。

守:shai[ʃai]音手,等待,守弗及哉去候伊罢(等不及了去接他吧)。

授:`shai[ʒai]音受去声,递物,剪刀授过来,报纸授来授去。

[殳页]uoek[uøk]音乌骨合音,把头按水里,使呛水,《唐韵》乌没切,内头水中也。

嗍:sok[sok]音速,吸吮,嗍螺蛳。《集韵》色角切,吮也。

损:sen[sen]音笋,(骨头、家具木杆)伤而不折,伤筋损骨头。

索:so[so]音舍,粗绳,索本入声字,今胜浦读上声。

坍:te[the]音摊,胜浦话不说塌,说坍,屋坍脱,天坍下来。

坦:te[the]坡度不陡,反义词是巉,坦坦较,坦边碗。

饧:`sin[zin]音晴,饧糖,指传统的麦芽糖,粘性大,可拉扯缠绕。

搪:`daon[dɔn]音糖,涂泥叫搪,搪行灶,土围墙上有洞要“搪没”。

溏:`daon[dɔn]溏黄念糖荒,鸡蛋黄煮半生半熟,一般认为最美味。

淌:taon[thɔn]音躺,从斜坡滑下,淌下来,坡度叫淌势。

耥:taon[thɔn]音烫,耥稻(水稻田里用耥耙除草),耥虾(推网河草下赶虾入网),耥螺蛳(推网河底铲集螺蛳)。

忒:tek[thek]音脱骱之脱,胜浦话不说太,说忒,忒好,忒大,忒漂亮。

剔:tik[thik]音铁,剔牙(拔牙)叫“铁”牙子,剔头(剃头)叫“替”头,念铁符合《广韵》他历切。

渧:di[ti]音低去声,滴水叫渧水,《广韵》都计切,《埤苍》漉也,一曰滴水。

粜:tiae[thiæ]音跳,卖出米称粜米,买进米称籴(音敌)米。

铫:diae[tiæ]音吊,铫子(一种带嘴烧水壶)。

敨:tai[thai]音透上声,把卷好、收拢的东西展开,敨开被头,敨开礼物,俗字。

沰:dok[tok]音笃,一滴水叫一沰水,《集韵》当各切,滴也。

毻:tau[thau]音拖去声,掉(毛、发、皮),蛇毻壳,鸟毻毛,人毻头发,音和蜕、脱、褪、退字都不合,正字当为毻,《广韵》汤卧切,《博雅》解也,谓鸟兽解毛羽也。深藏字典里的字,很少用。

搲:uo[uo]音蛙,手抓物,搲一把香瓜子,《集韵》乌瓜切,音蛙,手捉物也,《类篇》乌瓦切,吴俗谓手爬物曰搲。

亡:maon[mɔn]音忙,亡人,故去的亲人,胜浦民俗说法,一般指过节祭祀的对象。

煨:uai[uai]音威,放在热灰里烘烤,灶膛里煨山芋,《唐韵》乌灰切《玉篇》盆中火爊也。

圩:yi[j]音移,防水围岸,胜浦一带海拔低,多水,很多土地要考岸墙围起来,叫圩岸,圩也常用于村名,如十五大队之牛草圩。该字出现较晚,不载于《广韵》《集韵》,本字当是围,围白读同圩,参考围巾、围身,后围字多采文读,读成回,立新字圩代之。

齆:on[on]音瓮,鼻子不通气,说话共鸣,齆鼻头,《广韵》乌贡切,《字汇》鼻塞曰齆。

杌:ngoek[ŋøk]音月,杌子,一种小方几,现也把方凳叫杌子。

焐:u[u]音乌去声,接触传温,焐脚,焐手,引申为久煮,焐菱,焐藕,俗用字,后起字(至少对本义而言),声符吾为疑母字,不合谐声原则,地域兼容性不佳。

粞:si[si]音西,筛米留下的碎,可喂鸡。

挦:`sie[zie]音泉,(杀禽后)拔毛叫挦毛。

筅:sie[sie]音选,扫粉的“筅帚”,刷马桶的“豁筅(前字待定)”。

相:sian[sian]音箱去声,端详,近看用相,远看用张。

镶:sian[sian]音箱,兑、掺,酒里镶水,热水镶冷水,锡里镶铅不是银(人)。

擤:hen[hen]音狠,呼鼻涕,北方话叫醒鼻涕,可推导音韵地位是见系二等,非梗摄,该字出现较晚,《篇海》呼梗切,手捻鼻脓曰擤,后字选梗摄字,切语地域兼容性不佳。

虚:hai[hai]音候阴平,皮肤虚肿,鱼韵白读字,音参考锯、居(拥有)、许(许诺)。

墟:qi[tɕhi]音区,地名用字,胜浦有村前戴墟,吴江有镇芦墟,该字有的志书俗写[土区],地名用墟意义不详,有人说是集市,《唐韵》去鱼切,正音念区,北方话里该字不太使用,普通话读半边音虚。

许:hai[hai]音候阴上,许诺,考满分许倷买电脑,鱼韵白读字,音参考锯、居(拥有)、虚(皮肤肿)。

寻:`sin[zin]音晴,胜浦话不说找,说寻。

蕈:`sin[zin]音静,木耳,《唐韵》慈荏切,菌生木上。

押:kak[khak]音掐,压,押宝,押牢,通行俗写字,和韵书音义不完全符合。

厣:ie[ie]音演,厣头,螺蛳的盖,俗字。

躽:ie[ie]音燕,比长短,躽躽啥人高,躽人蛇,躽非本字,俗写推荐。

晏:e[e]音爱,胜浦话一般不说晚,说晏,《广韵》乌涧切《玉篇》晚也。晚残存在少数词里,如晚爷、晚娘(继父、继母),音野蛮之蛮。

烊:yan[jan]音羊,融化,雪烊脱,冰烊脱,烊《广韵》余章切,《玉篇》炙也。

蛘:yan[jan]音羊,蛘子,米谷里的黑甲虫。

鹞:yae[jæ]音窑,鹞子,风筝。

曳:yek[jek]音叶,拉拉床单、衣物使平整,胜浦话里曳表拉的使用范围较局限。

靥:yek[iek]音叶,酒窝叫酒靥。

勚:i[i]音意,磨损,鞋底勚脱,衣裳着得勚脱,齿轮勚脱,俗字。

瀴:ien[ien]音印,凉、冷,瀴开水,瀴菜,天瀴下来。

壅:ion[ion]垩壅(念蛙永),草肥,化肥使用之前的重要肥料,通俗写法,垩字韵书显示入声,不合。

抈:ngoek[ŋøk]音月,胜浦话把扭伤腰叫抈腰,城区很少听闻,《唐韵》鱼厥切,音月,《说文》折也。

耘:yen[jen]音云,耘稻,田里人工拔草。

轧:gak[gak]音夹头之夹,挤,压,轧上车,葡萄轧烂,轧铁轧钢,引申交朋友,轧朋友,俗字。

煠:`sak[zak]音闸,油里、沸水里炸煮,油镬里煠花生米,《广韵》七洽切,汤煠。

栈:`se[ze]音财去声,栈条(竹篾编,卷起可囤谷),栈房(旅店)

砧:zhen[tʃen]音真,切菜板叫“砧登(后字待定)”,砧本义捣衣石,有所引申。

织:jiek[tɕik]音急,织头绳衫,织衣裳,织字书面念汁,白读为急,为语音滞后演化。

咒:zhai[tʃai]音昼,骂人。

昼:zhai[tʃai]音咒,上午叫上昼,下去叫下昼。

疰:zhy[tʃʯ]音蛀,晕船叫疰船,晕车叫疰车,借用字,俗写,本字可能是醉,醉字所在的音韵地位,白读音正好是蛀。

箸:`shy[ʒʯ]音竖,筷子,仅见于筷箸笼一词,浙江吴语直接表示筷子。

篫:zhok[tʃok]音竹,把一把筷子撞齐叫篫齐,《集韵》张六切,音竹,以手篫物也。

焋:zhaon[tʃɔn]音壮,做糕叫焋糕,先把糯米粉和水混合,成松沙状,装入糕桶里蒸,成品脸盘大小,《字汇》熏烝也,今炊粉餈谓之焋糕。

斫:zok[tsok]音作,割稻草,斫草,斫稻,《唐韵》之若切,《玉篇》刀斫。

着:zaok[tʃɔk]音只翘舌,胜浦话不说穿,说着,着衣裳,较古典味。

捘:zen[tsen]音増上声,挤,捘牙膏,《唐韵》子寸切,《增韵》挤也,掐也,韵书显示去声,今音声调不合。

<</spa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