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吴语苏州话胜浦方言

蜗字读音

蜒蚰

蛞蝓

http://s3/mw690/001XzrBxgy6Lvh36u9Y02&690

(照片借自网络)

 

    论长相,它们似是兄弟俩,蛞蝓(kuò yú)是“没有壳的蜗牛”,蛞蝓这个学名我以前不知,是从网上查到的。

    那么在方言里,这两位兄弟怎么称呼呢?胜浦一带是这样的:

   

标签:

吴语苏州话

厨房词汇

瓷器陶器名称

胜浦话

厨房里的东西,大多从市场上买来,过去江南地区的厨房配置很相似,多数东西的叫法很通行,只有少数具有地方特色。

语言点:胜浦


【汤盏】小碗

【坦(te)边碗】碗沿不陡的碗,指大碗,坦形容词,坡度不陡叫坦,反之叫巉。

【开搀(ce)碗】同上,搀动词,液体倾泻。

【罗大(`dau)碗】大碗,罗不详。

标签:

吴语苏州话词汇

苏州话城乡差别

胜浦方言胜浦话

同化异化感染音变

    胜浦方言的时间词,和苏州城区是有较大差别的,他们比城区有更多的音变,过去乡野文教不发达,社会校正势力弱,语词里的不规则音变就发达起来,特别是那些时刻挂在口上的词。

    拼音:常规汉语拼音带扩展,带`的为浊声母,后缀k表示入声。

 

以下先列普通话,后列胜浦话。

今天:嗯朝(n zhae)最多,较正式可以说真朝、今朝。

明天:门浇(men jiae)最多,较正式可以说门朝,但鲜有说明朝。

标签:

吴语动植物叫法

吴语动植物称谓

苏州话动植物叫法

胜浦方言胜浦话

语言点:苏州东乡胜浦

拼音:常规汉语拼音带扩展,带`的为浊声母,后缀k表示入声。

和形容词篇一样,很通行的就不写了,写点我认为有点土的。


猛钱(man `sie)蝉,知了。

黄虻(man)似苍蝇而轻盈,体黄,夏天游泳时常叮人,牛虻。

菊蛛(jioek zhy)蜘蛛,首字常舒化念九,菊有本字,想找但忘记了。

蚂蟥攀(mo waon

    江南一带的吴语里,经常把人戏称“户头”,只户头脑子坏脱哉!相当于普通话的家伙。
    户头本是棺材头,《集韵》里有个字“柇”就是它,解释是:胡戈切音和棺头也,《博雅》还有一个异体字[片禾],解释是:棺當謂之[片禾]。《博雅》是三国时代的书,《集韵》是宋代的书。

 

吴语里称人的骂人话,一般都和死丧有关,下面举一些我母语胜浦话的例子:

【杀千刀/千刀/刀头】:来自凌迟,苏州话里现已没有贬义或贬义很小,也相当于普通话的家伙、小子,多称小孩,缩减后的千刀、刀头甚至带有亲昵意味。
【早死/小早死/断命早死】:这3个里,小早死有强烈的骂人味道,会冒犯人,其他2个已变得很平和,成为市井里的常用称人语。
【牌位】:胜浦妇女经常称丈夫牌位,有骂人味道,牌位是亡者的灵牌,放在灵台上,T字型,书写亡者信息。
【烧灰】:贬称衣服。风俗人死后,衣服要烧掉。
【葬】:贬称睡觉。
【接眚(念接生,生熟的生)】:苏州人口头语,表讨厌,可后加一切名词,接眚是丧俗,人死后数日灵魂要回一趟家,对家人来说要迎接,叫接眚,胜浦音接筛(变去声

标签:

合盍有别

垃圾读音

拉白读

垃圾和勒色

吴语苏州话

    拉,在苏州一带的吴语里,就我所知,有3个读音:最常见的是动作拉,念得和普通话差不多;次常见的是念入声,音同辣(lak),这个音现在不太说了,上海的“阿拉”用的就是这个音;还有一种最老,音loek(城区无oek韵所以是lek

http://s16/mw690/6b12a5fbge1290d9022bf&690(以地蒲为原型的商周青铜器,图片来自网络)

    夏天到了,地蒲熟了,一道很开胃的菜,放一点油肉在里头,更肥美好吃。

    地蒲是胜浦叫法,城里叫扁蒲比较多,北方话叫瓠子。

    这种蔬菜(叫瓜更合适),吴语区从苏州到温州,基本都叫蒲,闽语区也叫蒲,我曾遇到一个江西人,问之也叫蒲,可见在东南方言区,叫法是比较一致的。而北方地区,几乎都叫瓠子(念户子)。

    蒲是一种上古蔬菜,上

    有些村名在流传过程中,会产生讹误,本来应该这么写,后来变成那么写。写法一般迁就字的今音、字的通行度,还和本字不详、语言演化相关。

    判别和归纳讹误,对地名统计和研究有帮助,避免对一些难解村名作望文生义的孤立解释。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类:

    因连读变调而串用

    字音变化而换字

    音同而混写

    追求文雅

    难以判断的讹误

……

标签:

江南苏州吴语地名

巷里浜庄泾溇浦埭圩田

地名语言学

http://s1/mw690/6b12a5fbgda50d2f4bd30&690

    在《吴县村名类型的频率统计》一文里,我列出了63个村名命名核心字,在这篇文章里,说说它们在方言中的含义。有些字是汉语通用的,意思也通行,如桥、山、江、庄、园等,这些就不多说了。

    这些含义都采方言,和字典有不同之处,以方言为准。

    先列简表,有些值得多说说的写在表下面。

    最近看《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一书(爱问下载: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1109951.html?from=dl),这种BC.2000-BC.200的南方上古文化让人着迷。想到车库里正好有一堆印纹陶片,前几年采集于澄湖岸边,这次拿出来洗洗干净,索性对纹样进行了一次统计。单纯纹饰片共113片,统计结果如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