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地球那一边看山水--新西兰南岛行摄游(附记)有意思的教授

(2012-10-16 07:35:03)
标签:

新西兰

旅游

分类: 旅游

教授是教人工智能的,大概研究的就是老百姓讲的机器人,叫人工智能显得有学问一点。反正一趟旅行,大概每天平均3小时有空在车上聊天,我还是没搞懂教授到底是干傻么的。不过,虽然人工智能莫测高深,却不妨碍我们拿它来开教授的玩笑。教授只是一笑置之,不跟我们这些不懂装懂的计较。

 

去地球那一边看山水--新西兰南岛行摄游(附记)有意思的教授

 

教授是第二次来新西兰,我们大惊小怪的沿途美景,他常常连相机都不拔,只掏个iPhone点几下而已。但是对他向往已久的大景,每次都是全副武装,胸怀大片,全力以赴,不惜赴汤蹈海。在MOTUKIEKIE ROCKS 等日落,大家都是清一色的落汤鸡就不谈了。在LAKE WANAKA,教授为了那棵长到湖里的树,不惜让“无敌兔”冒着死无葬身之地的危险,自己还三番五次哆哆嗦嗦地钻到春寒料峭的水中,弯腰取景对焦。我偷抢了一张教授穿短裤的换装照,有朝一日教授这棵树抱个奖,这张有趣的不雅照,也许还能用来解读拍大片的无趣。

 

去地球那一边看山水--新西兰南岛行摄游(附记)有意思的教授

这么个有学问的教授,却有个很通俗的口头禅,有意思。教授碰到让他动心的景点,口头禅就出来了。这太大白话了,我们自然就活学活用了,所有好看好玩好吃的,都只剩一个评语:有意思。这口头禅是生活经历的总结,我们大概不是原创,又缺少一言九鼎的底气,教授讲“有意思”,听来靠谱。我们人云亦云,咋听着像起哄?


 

教授是领队,导游,司机,还是个百宝箱。任何人掉了东西,他都立马变出一个备用品来借给你。他给S快门线,给M雨衣,给Y头灯,甚至还有哮喘喷雾剂给我。教授事无巨细,事事上心,全靠他家里三个女人多年来的调教和培养,习惯成自然,我们是坐享其成了。

 

行前,教授有个每日行程表给大家,详细到去景点要走多少分钟的路。所有要拍的目标,其实都在教授的脑子里,教授为此甘当周扒皮,任劳任怨。凌晨时分,他不是敲门敲窗,就是打电话,让大家披星戴月出动。大家敢怒不敢言,天不亮就爬出被窝,不是摸黑爬下公路去海滩等日出,就是摸着石头下冰川去拍星星。回头想来,此行最美的红光是出现在刚到新西兰的第二天。但是教授发慈悲让大家倒时差,没安排外拍,Y和S只好在旅馆的阳台上拍火烧云。只有教授和M爬到旅馆旁边的桥下,拍到了燃烧着的雪山。人算就是不如天算。


去地球那一边看山水--新西兰南岛行摄游(附记)有意思的教授

 

 

教授订拍摄计划时,考虑到了潮汐的高低,却忽视了月亮的位置。在TWELVE MILE BLUFF,他拂晓起床,看天正下大雨,决定不半夜鸡叫了。悲催的是天亮后不仅雨停了,而且月亮还可疑地挂在天上。教授的人工智能描绘出了一幅晨光中的大海奇景:少女巨石头像和月亮的罕见组合。无奈望月兴叹一番,纠错程序出笼了:1.海边的天气是变化多端的,雨再大,也要去守光。2.有条件的话,租直升飞机。


 

程序指令1毫无疑问地就在那时输入教授的脑子,然后把M给害惨了。在MILFORD SOUND,下着瓢泼大雨,她不得不陪着教授在海湾里,苦苦坚守了半小时。等得暗无天日,教授才有新指令,撤退。


 

尽管大家都感激教授殚精竭虑地计划了这趟摄影之旅,乖乖地听从安排,但每个人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其实是不一样的,M是拍照的,享受的是摁快门的乐趣。S是摄影的,从题材到构图都成竹在胸。Y的理想是漫游世界,摄影只是爱好。再周密的计划也赶不上多变的要求,一会要拍牛羊,一会要拍柏树,这个看中黄花菜,那个看中绿石头,七嘴八舌,教授想有求必应都办不到,只能以现有程序为主,尽量加入后排发出的停车指令。当然,也有充耳不闻的时候,这让M和S很不满。不过,临去机场前,教授加了一道浪漫程序----面山傍湖,晒着太阳喝咖啡,于是美女们对教授既往不咎了。

 

刚到新西兰的头天晚上,教授就要请客,大家自然没让他得逞。后来在GREYMOUTH,教授去超市自采食材,然后在旅馆简陋的厨房里,做了海鲜意大利面,配了澳洲鳕鱼,新西兰的三文鱼和青口,大家狼吞虎咽,一扫而光。不过盆碟刚收,电脑就上桌了。教授开始示范讲解自己后期处理照片的步骤,把大家搞得七荤八素,敢情鳕鱼大餐是工作餐哎。

 

教授最大的毛病是没有方向感,开过的路记不得。据说他在家每周要抽一天去远足,我严重怀疑他要迷路!在QUEENSTOWN,光天化日下,他差点车都找不到了。还好我们同行的有活地图M,有盲从GPS的Y。不过南岛一圈兜完,再回QUEENSTOWN,还没等M发号施令,教授就把车开回旅馆了。朽木可雕也!

 

以前在网上看过教授拍的照片,张张精美,我因为觉悟不高,不但没有特别崇拜,还偷偷地想,当你置身如画风景,傻瓜机随手捏几张,就是明信片了。要是你还挎个“无敌兔”,拍得好是理所应该的。回来某天看Y的照片,有张很特别:远景是雪山,中近景有大小两个雪山倒影,相映成趣,不禁对Y刮目相看,他坦白交代:这是教授踩点时蹲过的的坑。在LAKE TEKAPO,我的确见过教授俯身研究一个大水塘。人习惯于用自己的职业特性去看待事物,教授这辈子一直在研究人工智能,他到底是用科学家还是艺术家的眼光去打量水塘的呢?

 

教授有超凡脱俗的眼光,还有一股子倔劲,对可能出大片的景点,计划要一早一晚多次前往,不厌其烦,用M的话,把它拍死!还好这些大景都是人间仙境,如果不是要摸黑进入,还要长途跋涉,其实多跑几次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在教授的熏陶下,这次旅行,同一景点往返多次的冠军是------Y童鞋!他3天5下TASMAN冰川,连自己都快搞不清到底吸引他的是摄影,还是世外桃源?

 

有天赶路,后排停车叫声不绝,教授终于妥协,踩了刹车。大家都冲刺般地去拍连绵雪山和镜湖,教授开始还是只把玩IPHONE,后来突发奇想,不但抄相机,还上了脚架,逆着明晃晃的太阳,使劲压滤镜,楞把大白天转成大黑夜,太阳变成了月亮,照得雪山顶泛起青幽的微光,别有意境。如此看来,研究人工智能,并没有耗尽教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没准将来他的智能也会成了研究的对象了。

 

郑重声明,本文纯属没事找事,有事求乐,欢迎对号入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