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创造了漫画,用绘画反抗异族统治,如今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标签:
历史美术人文文化艺术 |
分类: 《笑画中国美术史》 |
现在最受青少年喜欢的一种绘画形式就是漫画。
但这种漫画实际上应该算是连环画的变种,最初提出漫画这个名词的时候,指的是用夸张、幽默的手法来进行绘画,多带有讽刺、戏谑的含义。
中国最早标明的漫画是1925年5月《文学周报》连载的丰子恺的画作。
但也有人说,早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就已经在素描稿中出现一些夸张变形人物造型了。
而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画家威廉·贺加斯的代表作《打瞌睡的教友》、《时髦婚姻》、《性格与漫画》等,更是标志着近代西洋漫画的形成。
威廉·贺加斯《轻信,迷信与狂热》
其实,比达·芬奇还早230多年,我国就有一位画家开始有意的用夸张的手法来创作一些暗含讽喻的绘画了。在一笑看来,这位画家才真正当得起“漫画之父”的称号。
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认识这位画家吧。
这位画家叫龚开,字圣予(一作圣与),号翠岩,人称龚高士。
为什么叫他高士呢?
高士一般是指是指志趣、品行高尚的人,龚开也确实当得起这一称号。
龚开是宋末元初的人,生在淮阴,当时这个地方正处于宋金分界线。在此地曾进行了长期的抗金斗争,这也让龚开自幼便树立起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他长大后,曾与南宋名臣陆秀夫(就是背着南宋末代皇帝跳海的那位)同居广陵(今扬州)幕府,二位交情还挺深,算是志趣相投。
因此,在元军伐灭南宋的过程中,龚开虽然已经年过五旬,却仍在闽、浙一带参加抗元活动。
南宋灭亡后,他往来于杭州、苏州一带,与一些不甘于臣服元朝的仁人志士一起,暗地里组织反元活动。
他利用自己擅长绘画的特长,经常画一些暗讽元朝的画。
例如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的《瘦马图》,画面上一匹瘦马,背风低首,缓缓而行。风沙吹散鬃、尾,意态凄楚悲凉。他在画上题诗说:“一从云雾降天关,空进先朝十二闲。今日有谁怜骏骨,夕阳沙岸影如山。”
翻译一下:想当初这匹战马从天而降,显得皇帝的御马(十二闲指的是皇家马厩)都空有其表。今日却又有谁来关注这神骏的身姿,夕阳下只留下它如山的身影。
这就是老骥伏枥,恨不得再次驰骋沙场的意思啊!也暗含着“抗元后继乏人,我们一帮子老家伙好心焦”的感慨。
这可不是一笑胡乱解读。
据记载,龚开的画马作品还有《玉豹图》、《唐马图》、《人马图》、《天马图》、《黑马图》、《高孙儿图》等等。他多次在题跋中表达“良马”“盛世”的联想,并赋诗道:“如此小儿如此马,他日应须万人敌”,呼吁“人才自少当爱惜”。
龚开以画马抒发情感,寄托他对故祖的热爱,借画马来表达个人的理想和抱负,以及对宋朝权贵们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至于画的怎么样?我们可以拿它和630多年后的天才画家梵高的《瘦马》做对比,哪怕只从外形表现上来看,也毫不逊色。
而且,龚开将写意画法用在了画马上——在此之前,画马都是工笔,龚开开创了写意画马之先河,为写意画马之第一人。
龚开存世的作品不多,还有一幅《中山出游图》收藏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中山出游图》画的是负责吃鬼役鬼的钟馗带着妹妹出游。钟馗鼻孔朝天,一脸虬髯,回望其妹。他妹妹和侍女化了个半面墨妆,虽然是出游,但却是一脸愁容。随行的大鬼带着行李,小鬼作为干粮或吊或挂,一副任君宰割的样子。
光从表现形式来看,人物造型夸张,神态突出,已经和现代的漫画差不多了。
龚开在题跋中说:“不应将墨鬼视为戏笔。”
那墨鬼代表什么?
从画上龚开的题诗可知:墨鬼就是“赤帻乌衫”,也就是达官贵人。但这个钟馗不想吃达官贵人了,回到家乡痛饮“中山酿”,一醉三年,不再履行自己的职责了。
所以,这世上异族横行,人间变成了地狱。
附龚开题诗:
文髯君家本住中山,驾言出游安所适。谓为小猎无鹰犬,以为意行有家室。阿妹韶容见靓妆,五色胭脂最宜黑。道逢驿舍须少憩,古屋无人供酒食。赤帻乌衫固可嘉,美人清血终难得。不如归饮中山酿,一醉三年万缘息。却愁有物觑高明,八姨豪买他人宅。待得君醒为扫除,马嵬金驮去无迹。
龚开还曾为水浒好汉画像,作有《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赞美敢于反抗、替天行道的英雄。
由于抱着强烈的反抗意识,拒绝与元朝官府合作,龚开一贫如洗,只靠卖画为生。
幸好他的气节感染到了很多南宋的遗民,大家通过买他的画来默默的支持他。"一持出,人辄以数十金易得之。"
除了作画,龚开还为文天祥、陆秀夫作传,一方面让忠臣事迹不至于泯灭,另一方面以此来寄托其思念故国的情怀。
这样一个爱国的画家(别用现在的民族观念来套在古人身上),最后然竟因生活困顿但坚持不求人而死。当时的人们十分敬佩他,元诗四大家之一的杨载称其“大节固多奇”,元代学者吴莱则称赞他“无负于秀夫者哉”!
可惜的是,现在大多数人包括美术界的,知道龚开的不多。
所以一笑今天在此要为龚开单开一章,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画家,漫画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