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些汉字,认出一个奖十万元!你行吗?

(2019-01-15 12:45:28)
标签:

教育

历史

书法

文化

艺术

分类: 趣说中国汉字\书法史

说起甲骨文,很多人都觉得没啥好看好说的。

不就是按照事物形状画出来的文字么?咱们现代人一看就会!

呵呵,有这想法你就太天真了。

今天就跟着一笑,花上那么分吧两分钟,来对甲骨文做一下进一步的了解吧。

甲骨文 ,中国最早的系统文字

甲骨文*,主要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商朝后期都城遗址——殷墟。

因其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又被称为“契文”、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又因其内容绝大多数是占卜之辞,所以又叫“甲骨卜辞”。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有约3600多年的历史,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文字。

为什么说它是一种文字而不是文字雏形或者图形符号呢?

因为它已经具备了文字的几个特征:

1、它可以用来记录思想、交流思想、承载语言。

2、同样的形状表达的意思是固定的、明确的。

3、它形成了系统。从文字结构和造字方法都有规律可循。

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

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

含有4000多个不同的文字图形。

2017年,中国文字博物馆面向社会,重金征集破译甲骨文:

经过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单字奖励10万元。

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单字奖励5万元。

1个字10万元啊!

想想就鸡冻啊!

一笑都忍不住要试试了,你要不要来?

——别以为很容易。

甲骨文自1899年被发现,

近120年来无数学者文人前仆后继,投身于甲骨文的研究之中。

包括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陈梦家、于省吾、胡厚宣等学术大家,

(其中最有名的是“甲骨四堂,郭董罗王”,对照上图,从上到下,从左至右,分别是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

从事研究的中外学者有500多人,

发表的专著、论文达3000多种,

迄今也只识别出来了约2500多字(一说不到1500字)。

有些学者终其一生都没能考释出一个字。

201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发现了34个新字和新字形,就被认为是自中国甲骨文发现百多年来的一次重大突破。

可见破译甲骨文之不易。

民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傅斯年曾用“好像发现一颗新的星球”来形容破解一个甲骨文新字的难度。

目前识别出来的主要是与人体、自然、战争、农业等有关的常用字,

比如口、手、天、地、日、月、伐、戈、禾等等。

还有大量地名、人名、氏族名等,

因为已经不再使用,所以极难破译。

但它们对于古代文化的研究却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为啥说这么说?

因为殷商时代,上至国家大事,下到家庭生活,都要用甲骨进行占卜吉凶祸福。

比如:

明后天会不会下雨?

出去打仗会不会赢?能不能活着回来?

老婆肚子里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是自己的还是隔壁老王的?等等等等。

把所问之事刻在甲骨上,然后扔火里一烧,甲骨“咔吧”一裂,占卜师捡起来一看,再把结果给你刻甲骨上。

所以,甲骨文记录了三千多年前商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科学以及人们的信仰、宇宙观等多方面内容,

它是研究中华文明独特而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

*注:1979年,美国硅谷一家做数据库的软件公司取名叫ORACLE(英文字典里的解释有“神谕, 预言”之意)。2002年该公司为了打入中国市场,请香港人翻译公司名,就选定了“甲骨文”一词,显得自己很“中国”——外企就没少干这样的事儿,例如兰蔻(Lancome)、奔驰(Benz)、可口可乐(Cocacola)等。


PS:本文为《趣说汉字书法史》系列文章,每天只需1分钟,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艺术素养。请加关注,看之前文章获得更多有趣的知识,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