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迢迢牵牛星》,那些你不知道的牛郎织女的事儿

(2018-11-15 10:04:59)
标签:

神话传说

文学

牛郎织女

诗歌

情感

分类: 走进唐诗的前生

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千古,具体内容就不用我说了。有关牛郎织女的诗歌也很多,但出名的却没有几首。今天要讲的,就是出现在东汉末年的一首小诗。它之所以能流传千古,自有特色——容一笑先买个关子,让我们按照惯例,先看看原文、赏析再说。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赏析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开头两句是互文,牛郎由远处而来,所以用“迢迢”,织女明亮光洁,所以用“皎皎”,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避免用“织女星”与“牵牛星”重复,而且“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人物,更有意味。

“纤纤擢素手”和“札札弄机杼”对仗。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弄”字,用《诗经·小雅·大东》语意“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音节和谐,形成全诗和谐回荡的节奏,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

全诗以物喻人,构思精巧。诗主要写织女,从织女织布“不成章”,到“泪如雨”,再到“不得语”,充分表现了分离的悲苦。

那些你还不知道的牛郎织女的事儿

《牛郎织女》是中国最早有关星宿的故事,也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其余三个分别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

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小雅·大东》,原文为:

或以其酒,不认其浆;鞙鞙佩璲,不认其长。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坐在织布机旁,无心织绢,却一心一意地想着银河对岸的牵牛星,而为之眷念不已。

晋代宗怀的《荆楚岁时记》进一步完善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这时候的牛郎织女还是为了过小日子耽误了工作的落后分子,但到了《迢迢牵牛星》才把重点转到夫妻分离、相思不已上。

至于鹊桥,来源于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

都以为牛郎织女很惨,每年七夕才能相会貌似很久。实际上,天上1天=地上1年,24X60÷365≈3.945,也就是说,牛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就相当于我们每天下班后两口子见个近4分钟左右的面——这已经算不错了,现代人下班一回家就要做饭洗衣做家务,有空的时间还得指导孩子作业看电视上网玩手机,晚上做妈的还得带孩子睡觉,有时候两夫妻一天下来说不定还真没4分钟相互沟通的时间,更别说一些夫妻中有一人是从事长期外出的职业的,比较起来,牛郎织女似乎也没那么惨。

一笑还有几点想说的是:

牛郎在老牛的唆使下,不但偷看女孩子洗澡,还把人家的衣服偷了,这不是典型的流氓行为么?当时一笑还在上中学,读到这篇课文就纳闷了,这牛郎怎么看也不算是个正人君子啊,就是生活惨点,但你没老婆就可以耍流氓么?这三观不正啊!

织女这边也有问题。估计也是受封建立法毒害,被人看了身子就要嫁人——不对啊,不是七个仙女都被看了么?那些飞上天了的就没事了?合着被白看了?

而且,女孩子遇上流氓,不还有把流氓打跑这种处理方式么?你一个天帝之女,连吓跑一个凡人的法力都没有么?哪怕不这么暴力,你连障眼法这种基础性的法术都没掌握吗?随便变一片云雾或者变件衣裳都是很容易的事情吧?还有隐身术、五行遁术、化形术……这些织女也不会?

所以,一笑推断要么织女脑子瓦特了(这是小概率事件),再要不是就是牛郎长得很好看,让织女一见钟情,帅哥犯点错老天都会原谅的——颜值即是正义么——我似乎明白了为啥某些从事特殊职业的花样美男别称“牛郎”的原因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