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有多牛?可惜看不懂?

标签:
楚辞诗歌文学浪漫主义文化 |
分类: 走进唐诗的前生 |

现在回过头来说《楚辞》本身。
《诗经》以后整整三百年,中国文坛几乎被散文的光辉所笼罩,诗歌则处于沉寂时期。打破这沉寂局面的,乃是天才诗人屈原及其后学宋玉。他们创造了一种具有楚国鲜明地方特色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就是“楚辞”。
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有多高?
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文献分类法,《楚辞》属于“集部”,打开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其中“集部”类的第一部书就是《楚辞》,被称为“集部之祖”。
《诗经》中的民歌侧重于反映现实生活,代表着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而楚辞则以丰富的想象、华美的文辞,抒发诗人的主观激情,开创了古代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两个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且,楚辞的产生使古代诗歌从集体创作进入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实现了诗歌语言和体式地重大解放,创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形象,从此古代诗坛呈现出崭新的局面,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由于《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楚辞的历史绵延悠久,研究楚辞的论著汗牛充栋,并因此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楚辞学。
你说,这么牛的《楚辞》,咱能不学么?
当然,《楚辞》也有典故、隐喻较多,夹杂大量方言、专有名词等导致普通人很难看懂的特点,而且长篇较多,更加深了“阅读障碍”,所以接下来,一笑将节选《楚辞》中最经典的段落或篇章,尽量做轻松易懂的解读——至少我小学五年级的女儿是能够听明白的,各位读者你们也可以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