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什么
(2012-02-10 14:54:05)
标签:
品牌文化乔布斯华强北品牌茅台酒财经 |
关于“品牌是什么”,今天我就用两个小故事,分别从品牌创建者、消费者这两个方面来说说吧!
第一个故事,乔布斯卖苹果记
乔布斯是地球村的一位农民。一直以来,地球村里的村民们习惯把香蕉作为水果,但天才的乔布斯种植了苹果,让村民们尝到了不一样的味道。于是很多村民都喜欢上了苹果,乔布斯也赚了大钱。乔布斯赚钱之后,一个叫华强北的农民也动心了。华强北没乔布斯的技术,但仿制能力能强。很快,华强北也种出了苹果,看起来和乔布斯种的差不多的,但是味道差远了。可华强北的苹果便宜啊,一些分不清真假和一些没啥钱的村民就去买华强北的苹果了。华强北的劣质苹果给乔布斯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和不利的影响——因为两种苹果光从外观上看实在太像了,一般人确实分别不出来。你总不可能让每个来买苹果的人都咬一口吧?于是乔布斯就设计了一个图案,是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然后把这个图案放到自己所有的苹果上。这样,大家都就知道哪种是乔布斯的苹果了。还是乔布斯的苹果好吃啊,所以大家就纷纷去买上面有“咬了一口的苹果”图案的的苹果。
好景不长,没多久,村里又有另外一个农民叫盖次的,他种了另一种新奇的水果,叫做芒果。这下可把许多喜欢尝鲜的村民吸引过去了,乔布斯的苹果也卖得没以前那么好了。聪明的乔布斯冥思苦想之下,决定推行一些维护自己顾客不被流失的计划,比如他宣称吃苹果是一种独特的养生之道,吃苹果的人是一群品味独特的人,甚至他还搞出了一个苹果文化,招了很多狂热爱好苹果的粉丝——这样乔布斯的客源不但稳定了,还有所增长。
其实这个故事就是说明了个人品牌如何产生到演变成商业品牌的。村民知道乔布斯的苹果好吃,就要去买乔布斯的苹果——这是自发形成的个人品牌;由于有仿冒者出现,乔布斯设计了“咬了一口的苹果”图案——这是为品牌做出了具体的表现形式,如果乔布斯再去注册一下的话,就成为了商标;为了对抗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乔布斯搞出了苹果文化——这是为品牌注入了文化,同时个人品牌也变成了商业品牌,有了丰富的内涵。
因此,品牌不一定是先注册再传播,也可能是先传播后注册,甚至传播很久了也没注册。另外,品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伦理等,也是一个逐渐完善、不断变化的过程。在产品差异化大,竞争对手较弱的时候,品牌可能还是以其产品或者服务的卖点作为支撑,而到了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竞争激烈的时候,就需要大力充实品牌文化,以品牌的魅力来维系消费者的忠诚以及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同。换句话说,品牌是否具有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内涵的深度,大部分取决于品牌面临的竞争态势。
第二个故事,张家小记
老张家是长沙一个普普通通的市民家庭,由张大爷、王大妈以及他们的儿子张大虎组成。一大早,张大爷就和王大妈一起出门去买菜了。张大爷很少出来买菜,平时都是王大妈买的。张大爷看见王大妈在买豆腐的时候,不买便宜点的反而去买一家贵点的,不仅纳闷的问老伴:“你平时一分钱都要省的,今天怎么挑贵的买呢?”王大妈笑了:“刚才我买的是刘记的豆腐,我之前都买过好几回了,就他们家做的豆腐最嫩,也干净。就贵那么点,关键是你们觉得好吃,吃惯啦!”张大爷还不信,看见平时的牌友老何也是在那个刘记买的豆腐,一问,才知道这边的老街坊基本都是买刘记的。
回家后,张大虎也提着一瓶茅台进门了。张大爷一看,心里高兴,却又心疼:“你这孩子,买这么好的酒干嘛?”张大虎呵呵一笑,说:“爸,今天是您60岁生日,知道您喜欢喝酒,今天就喝点好的!这可以我一个朋友帮我搞到的,真的是国宴用的!”说实话,张大爷还真没喝过茅台,而且年纪大了,舌头也似乎有些尝不出味道了,但茅台毕竟是茅台,喝下去还是让张大爷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上面说的情景大家应该不会陌生,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这里面又包含了2种品牌:刘记豆腐,这是在市场中由于坚持品质,得到消费者认可的,获得了“认名购买”待遇的个人品牌;茅台酒,这是以地域品牌指代了的商业品牌。
刘记豆腐好理解,消费者可不管刘记有没有注册,有没有商标,有没有醒目的标示,但就认这家出品了。刘记,就是这块地方好豆腐的品牌。
茅台酒,“以地域品牌指代了的商业品牌”,这说的有点古怪,难道茅台还不是商业品牌吗?——这得从茅台酒的历史说起了。茅台本为地名,红
再从张大爷的感受来说,其实他消费茅台时,也不是冲着茅台酒本身的。说句不好听的,哪怕瓶子装的不是正宗茅台,张大爷照样能得到“满足感”——这就是品牌的魅力。如果说到茅台的文化,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就是“国酒”给他们带来的尊贵、品质以及酒的历史。而这些,不一定是茅台酒品牌拥有者所能全部“制造”的,老一辈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