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娭毑、浏阳豆豉的品牌之殇

(2012-01-09 17:28:50)
标签:

老干妈

浏阳豆豉

品牌

臭豆腐

长沙

财经

    国内许多地方,尤其是内陆地区,品牌意识不强。

说品牌意识不强,可以从4个方面来说。

首先品牌拥有人品牌意识不强,以为品牌就是商标,或者没有想到要维护自己的“牌子”。

典型例子:四娭毑臭豆腐

四娭毑是长沙南门口的一个老婆婆,在世的时候,每天要在那里臭豆腐的人都排成了长队。由于她的臭豆腐味道好,又是限量供应,因此闻名整个长沙,完全可以说纯自然的生成了品牌。但由于当事人没有品牌意识,导致四娭毑一去,长沙唯一一个可以跟火宫殿媲美的臭豆腐品牌轰然倒地。变成流嘢。

 

http://188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2/1/9/17/22/u12610201_1358100ad58g215_blog.jpg

 

其次是政府对民间品牌、小品牌的保护、支持力度不强。

反面案例浏阳豆豉

先举一个湖南本地的反面例子:浏阳豆豉。说到浏阳豆豉大家都知道是好东西,但正宗的浏阳豆豉是什么牌子的有几个人能说得出来?是不是只要是浏阳出的豆豉就是好豆豉?如果有外地的企业注册了“浏阳豆豉”,或者仿冒了“浏阳豆豉”,那到时浏阳豆豉这一地方名产就会不再属于浏阳,李逵也会被当做李鬼,可哭都哭不出来。——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维护品牌是企业的事情,关政府什么事啊?那就请看看老干妈的例子。

正面案例:老干妈。老干妈刚火起来就遭到了山寨,当时老干妈的负责人陶华碧只是个当地镇上的市井妇女,老干妈当年也只是个不到千人的小厂,每瓶老干妈辣椒酱也只有块把钱的利润。如果光靠企业,完全负担不起这高昂的调查取证诉讼成本。但好在当地有个副县长,受过陶华碧的恩惠,再加上有“扶植地方产业”的名号,因此政府才积极行动起来,和企业一起严厉打击侵权仿冒产品。——这件事我们湖南人也应该有印象,因为打击对象也包括了我们湖南的华越老干妈,最后判湖南“老干妈”停止在风味豆豉产品上使用“老干妈”商品名称、停止使用与贵阳老干妈风味豆鼓瓶贴近似的瓶贴、赔偿贵阳“老干妈”经济损失40万元试想,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老干妈如何能干翻一大群老干爹、老干娘、老干爸?说不定就已经和四娭毑臭豆腐一样了。

其实,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说,只要在政府部门注册了商标,交纳了相关费用。政府和企业之间就等于建立了合同,这个合同不仅仅是“你允许我使用该商标、品名”,还意味着获得了政府的唯一性、排他性的保护——对,通俗地说就是“我交了保护费,你就该罩着我,我要让其他人来乱搞我”。可惜在现实中,在侵权者的所在地的监管部门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品牌所有者所在地的政府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造成了不少本有希望成长的品牌半途夭折。

其实,任何大企业都是由小品牌开始的。如果政府对小微企业、小品牌、民间品牌在收钱的事情上对其“能收就收”,在维护和管理上让其“自生自灭”的话,哪怕乔布斯、比尔盖茨复生,也会碌碌无为。相反,政府只要在该管的地方多管一点,能少收的地方少收一点,这企业就活了,这品牌就起来了。而且越是本土的品牌,成长起来后,对当地的经济拉动越大越快。——这是题外话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