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访曾经落难夫君的老家

(2023-11-23 09:14:54)
分类: 感情天地

  夫君常常念叨一句话:“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回一次老家。”为了满足夫君的愿望,我只好舍命陪君子,恰好小儿子在这里,由小儿子开车送我们去到遥远的山村。

  

  十月一号为了不至于堵车,特别起了个大早,清晨5点便启程从广州出发了。谁料不少人都和我们的想法一样,有的人比我们还早。因此,一上高速就看到成队的车辆挤上高速,“高速”完全变质了,所有车辆像蚂蚁一样在地上慢慢爬行,甚至挤得紧紧地,爬都没办法爬,动也没办法动。开了四个小时还没有出广东省。我拿着望远镜朝前看,根本看不到尽头,我真想从车背上跑到前面去看个究竟,当然是不可能的事,这大概就叫堵车吧。而且不是一般的堵,原来估计六个钟头可以到达衡阳,结果足足花了十五个钟头,从早上五点到晚上八点才到衡阳。

   

   第二天上午九点从衡阳出发,十二点多到邵阳大姑子家吃午饭,稍事休息后,外甥兄妹开一台车在前面带路,向绥宁黄土圹、半岭开去。沿途绿色山林伴我们同行。再访曾经落难夫君的老家  

  由黄土圹到半岭车路不宽,还是泥巴路,必须慢慢的开,下午七点多才到老伴的侄儿家。我真不敢相信,山村竟然有这么美的住房。

    再访曾经落难夫君的老家  四层楼,上面还有一层天台每层160多平方,里面的设施不比广州一般居民住房差,侄儿只是一个开私人长途大巴的司机。

 

再访曾经落难夫君的老家   家里养了许多鸡、鸭、鹅,还养了四条狗,这四条狗比保安还尽职尽责,虽然必要时也会凶巴巴,但从不会随便伤及好人。

 再访曾经落难夫君的老家          这还是半岭,丈夫的弟弟居住地

  

   丈夫的弟弟侄儿全家极其热情的接待了我们,鸡鸭鱼肉一大桌,但是我又都无福享受,尤其不喜欢鸡鸭,我最喜欢吃的是:豆豉辣椒臭腐乳,仍然保持艰苦朴素的好作风;老伴和兄弟一家几十年不见,有说不完的话,聊到深夜12点,都还兴致勃勃,不觉疲倦,没有半点睡意,我不叫休息还停不下来呢。


  第二天早餐后,侄儿开大巴上山到秀水--原来居住的高山上(我一篇博文“探望落难的夫君”就是到秀水),路面坑坑洼洼极不好走,这次来的目的,就是给老伴的父母及祖母扫墓,再不好走也必须上去,何况开车总比我当年两腿步行要强得多。不知不觉很快就到秀水村了,真快!

                                     再访曾经落难夫君的老家

      这就是秀水村。不像以前那个山清水秀,百花争艳的秀水村了。据说村里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且在外地安家了,老年人也只有两三家,一片冷清荒凉。

 

再访曾经落难夫君的老家   上山的路真难走,要是摔一跤就麻烦了,因此,我成了重点保护对象。前面有人牵着我的手,后面有人搀扶着我的胳膊,仍然觉得很艰难,于是我想起了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我一边爬一边念,一走神滑了一下,差点摔到山下去了,那将粉身碎骨啊!我受了惊吓后,更加紧张,更加气喘吁吁。孩子们说:“奶奶别念了,消耗元气呢!”看来毛主席语录也不顶用了,还是老老实实,专心专意加把劲爬山吧。

 再访曾经落难夫君的老家   这是到墓地去,根本看不到路,前面必须有人坎草开路。要到三个墓地,老伴的父母亲及祖母,要爬三座不同的山,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已经爬了两座。第三座上山的路,在修汽车路时毁掉了。必须在两米高的土墙上,挖出立脚的阶梯后,再一步一步攀沿上山,真让我望而生畏。为了安全起见,大家都不让我上山,说实话,我也没有那个能力了。第三座墓地我就没有陪他们。此时我已筋疲力尽。

  再访曾经落难夫君的老家

     这就是当年我探望落难的夫君时的房子的外貌。(四十年前是完好的)。前面是牛栏。记得当年是一排整整齐齐的木房,据说起了一场大火,前后左右的房子都烧光了,唯独剩下这栋房子没烧,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无法解释的现象。事后人们把它作为佳话传颂,说是他家祖宗保佑,也有人说他们家对贫苦人家一直都很好,从来不做缺德的事,一定是老天有眼,冥冥中在保佑着这个老爷子。

再访曾经落难夫君的老家     对直望去,那边的砖房是一个很大的四合院,本来是夫君家的正屋,这木屋是他家的杂物房,土改时,大四合院分给了几家贫下中农,他自己家就住到杂物房来了。那次大火四合院也被烧光。那十年中我来探望夫君时都完好无缺。当年这里鸟语花香,景色非常迷人。

 

再访曾经落难夫君的老家   十年中夫君被开除回家当农民时,就住在左边贴红纸的那间房子,当年六岁的小儿子也跟他爸爸睡在这房间,在这里生活了九个多月,受尽了欺凌,夫君才不得不把小儿子送回我工作的地方上学了。小儿子一看到这栋房屋,就用手机照个不停,他说,这是他生活过的地方,在这里渡过了一段不平常的、难以忘怀的日子。

   堂上的照片是夫君的父亲,四年前去世了,享年九十一岁。

 

再访曾经落难夫君的老家    这是厨房,左边的门是夫君的父亲住的房子。(还有很多类似照片不能在此一一发出就此点到为止了)。

 

   “旅行”即将结束,我们还依依不舍这里的一切一切,因为它不仅是夫君的生养地,它还伴随夫君渡过了十年中的苦难岁月,满满的装载着夫君和小儿子在这里曾经受过的欺凌和眼泪!暂时告别吧--永远不会忘记苦难的祖屋!

  

   同志们国庆长假大都举家外出旅游,看看祖国大好山河。而我则是陪同老伴,由小儿子不辞辛苦驾驶小车几十个小时,去到遥远的、古老的山村。这里虽然比不上旅游景点壮观和美丽,也看不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但这里不仅是夫君的生养地,也是夫君和小儿子在十年中受苦受难的纪念地!想不到四十多年后的今天,还能看到这座虽然有些破烂,但还算完整的小屋,不留遗憾了!

  

  从秀水返回邵阳,次日到衡阳休息一晚,衡阳回广州又遇堵车,深夜12点才回到家里,下车后,两条腿已经完全麻木,不能迈步,把我吓了一跳,以为我的指挥部(脑的某一部分)出了问题,怕吓着他们,我不敢吱声,站立片刻,揉了一下腿,再试着慢慢移动两脚,不一会就完全恢复了,让我有一种“失而复得”的快感,我还是完全健康的!100%放心了!

  

  这个长假虽然很累很累,几乎累得趴下。但从此我的心里总算能够安心踏实了。因为我已经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和陪伴夫君完成了他很久很久就天天念叨的一个心愿,此生无憾了。以后可以安安心心度晚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