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方千米》案例反思
(2018-11-05 15:48:52)
标签:
教学案例 |
分类: 专题研究 |
《认识平方千米》案例反思
北海三庄小学
【教材和学情分析】
“平方千米”是在上节课认识“公顷”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个土地面积单位。和公顷相比较,平方千米更大更抽象,学生平时接触的很少,建立起表象会更加困难。教材设计了3种方式来认识“1平方千米”:一是以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来表征;二是沟通1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关系;三是借助天安门广场和“鸟巢”的占地面积,间接地帮助学生构建1平方千米的表象。
【教学片断】
交流信息,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量土地的面积单位:公顷。1公顷的面积有多大?(10000平方米)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生:平方千米)
2.师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平方千米”的信息。
教师收集:我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济源市的总面积大约是1931平方千米,其中主城区面积大约是25平方千米;河南省的面积大约是167000平方千米
3.揭示课题:通过刚才的信息播报,我们发现在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时,经常用到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那么1平方千米的实际面积究竟有多大?它与我们学过的平方米和公顷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平方千米”这个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
【教学反思】
利用学生收集的和老师提供的土地面积资料引出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使学生感受“平方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强化“平方千米”是一个比“公顷”更大的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使学生初步感知在表述地区的大小时才用到“平方千米”这个单位,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教学片断】
实践活动,形成表象。
1.想一想:
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接近1平方千米。
四川卧龙熊猫繁育基地,占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
2.算一算:
济源市世纪广场的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
3.说一说:
如果1平方米能站16人,
1公顷大约能站多少人?
1平方千米大约能站多少人?
【教学反思】
大、较大这两个词的界定是很含糊的,也是相对的。因为是相对来说,所以学生在实际应用“公顷”和“平方千米”时会出现困难,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给学生建立起一个标准。在生活中,想要找到 “平方千米”这个标准是很困难的,老师为学生提供学生熟悉的济源市世纪广场的面积和济源市主城区的面积作为“基准数”,让学生通过推算得知5个世纪广场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比世纪广场面积小的一定不够1平方千米,比济源主城区大的一定比25平方千米大,给学生这个标准之后,再让学生去感悟何时用平方千米何时用公顷,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数感。
1平方千米的教学难点是体验,学生无法从1公顷的概念类比出100公顷,而在现实生活中,连大人对平方千米的概念也是比较生疏的。我设计了“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三种体验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经验,更好地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