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2012-09-03 10:03:23)
标签:

杂谈

分类: 数学讲坛

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分)

写在前面的话:

本教学设计是根据吴亚萍编著的《“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第六章中所介绍的有关“图形类型认识的教学”进行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1.              教材分析

在人教版三年级的教材中,学生在图形的认识方面不仅要对“周长”的概念进行研究,还要探究三角形与四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且需要根据图形边的特征来考虑计算方法的简便问题。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在以前的教材中没有明确地进行过探究,三角形边的特征则要到四年级才要在三角形分类教学中进行简单的认识。所以图形的分类与命名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需要在“周长”的探究之前进行探究。

2.              学生分析

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序思考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在对图形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寻找图形特征与共性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在根据特征概括抽象出一般事实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辨析比较和归纳概括的抽象能力,更重要的是,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穿透力的敏锐眼光,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         教学的具体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探究三角形边的特征,并按边进行分类,概括总结不同类型三角形的名称。

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初步形成结构式的思维模式,为后面探究四边形的分类与命名奠定基础。

三、         教学策略的选择

本节课采用“长程两段”的教学策略,这一节旨在“教结构”,在下一阶段的“四边形的分类与命名”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结构”来进行自主探究。 

四、教具、学具

每组9根小棒,每三根同样颜色、同样长短。

五、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动手操作

师:今天我们用小棒来围三角形,想一想怎样选择小棒就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把各种类型的三角形全部围出来呢?

 

 

同桌合作,试着拼、摆、围不同的三角形。(学生操作时可能处于无序的状态)

 

引导学生实践感知三角形按边分的各种类型,为以后的学习积累经验。

二、分类

引导学生对这些围成的不同三角形进行分类。引导学生透过表面现象发现和抽象出三角形“边”的特征。

学生可能按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过渡到根据“边”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

引导学生的分类思想从无序逐渐走向有序。

三、命名

在提炼、抽象出各种三角形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各种类型的三角形进行语言描述或命名。完成板书: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   等腰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

学生试着描述各类三角形的边的特征并试着命名。

学生通过对三角形的命名,对各种类型三角形的认识就不再是抽象概念的认识,也不再只是停留在对其名称的记忆上,而是有了丰富的戌感性支撑和内涵支撑。

四、回顾总结

师:今天我们用小棒围出了三种不同的三角形。同学们回想一下,按什么样的顺序围可以不重复、不遗漏地很快围出三种不同的三角形?

学生回顾、梳理操作方法与顺序。

在回顾探究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操作的“结构”:先用三根同样长的小棒围,再用有两根同样长的三根小棒来围,然后用三根长短各不相同的小棒来围。

五、结构联想

师:想像一下,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可能还有什么知识与今天所学的类似,研究方法相似?

引导学生联想,教师适当提示。

学生大胆想像,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知识与方法的延续性。

在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在“感知结构”的同时,知道将来还要“用结构”来解决类似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