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生态大崩溃
作者:林观 2011年12月
在一线造林、护林、观察林业的生产者眼里,我是这样定性的——大崩溃!
物种消失
以古树名木进城的产业链自2000年开始,持续进行了10年之久,丛林里的名门望族经历有史以来的大迁徙以豫鄂两省为例:神农架林区的边缘保康、南漳一带是银杏树的集中分布区域,1990—2000年间,南漳县有一银杏果收购市场,每年9月—10月采收银杏果,日交易量10—20吨之间,年产鲜银杏果约500吨。保守也有10万株丰产期的银杏树。现在该市场已经不存在了,年零星收购银杏果不足万斤。银杏母树在该区域保存不过千分之一,且因山高路陡的天堑暂存。
野生紫薇树可谓是神农架一带的活化石,有千年甚至更高的树龄分布。经过10年掠夺直径3厘米以上的母树绝迹了。
对接白蜡也是鄂西南特有的物种,因为他的名贵被彻底清理门户了。
大别山
、桐柏山、伏牛山以马尾松、栎阔混杂林为主的植被,其间伴生着三角枫、五角枫、流苏、朴树、榔榆、青檀、辛夷、木瓜、皂角等有观赏价值的树木。这里也就形成了树贩子一刀切地移植、贩运的大型集散地。10年来,从这里调运往全国一、二、三线城市达100多座,总数量数千万株(其中死亡70%以上)。所谓绿化了城市、带动了运输、成就了一批亿万富翁。辽阔的第三阶梯只能以秃顶、断后来承受。
砍树大潮
除了挖树以外,木材加工需要原料、矿山需要坑道木、烧烤需要木炭、美味需要食用菌、耕地不足需要开垦等等。树木从千年古树到指头大小无一不被急用,林地面积日趋萎缩。每新栽植一亩幼树,约10亩森林消失。大别山、桐柏山、伏牛山、巴山地区10来,活立木蓄积量约减少70%以上;林地面积减少约30%以上(两项以各地2000—2003年森林资源普查档案作参照)。
新中国以来积累50年的森林财富,经过10年浩劫一场梦!
后继无树
名木断种、天然林砍伐殆尽,人工速生林厄运强加。
2000年国家实行大规模退耕还林工程,林地、树苗补贴推动了利用撂荒土地造林的高峰。基本农田、可耕地、滩涂、荒坡一道色的速生杨拔地而起。10年竖木,国家补贴也够一个周期。豫、鄂地区成材的树木只能卖到2000年的二分之一,400—500元/立方米,亩产木材8立方米左右,亩毛收入3000—4000元,年均300—400元,细算地租、化肥、农药、管理费、砍伐费、育林金等,每亩年倒贴100—200元。
速生木材除山东省木材加工集散地略高100—200元外,全国一个价。板材、纸张商品逐年长,原材料逐年降。造纸厂按进口材料核算成本,死压国内林农赚暴利。
据2002年,国家权威部门强调全国发展速生林4亿亩,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数量相差很远时,自2008年至今农户只砍树不栽树,正酝酿更大的森林资源危机!
2009年6月,温总理召开林业工作会议,强调林权抵押融资,发展林业链条经济。一批批巨额贷款发放,被巧立名目非经营林业企业套取,真正植树人没门!
声明:本人观点代表鄂、豫、陕等省份现实的林业状况,除西北少数沙漠没有树木的地区及个别省份外,全国基本雷同。如有官方、学者、同行不接受,本人愿奉陪您逐一见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