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我们要自己购买检测仪

(2011-12-17 10:55:52)
标签:

杂谈

为什么我们要自己购买检测仪

冯永锋

在所有的垄断和专制中,信息垄断和知识专制,经常被人忽略。

在所有有可能获得的自由中,信息自由、知识自由、思想自由,可能最容易,也可能最艰难。

一台便携式水质检测仪,价钱大概不到3万元。一台便携式空气质量检测仪,价钱也大概不到3万元。一台便携式的甲醛检测仪,似乎还不到3万元。而一台便携式的工频电磁环境检测仪,价钱大概也只有3万元——甚至有一些更便携的,几百元就可到手。至于噪音检测仪、温度检测仪,价钱也都在你我可支付的能力之下。

可为什么没有人去购买?我们都在等什么?

获得身边的真实环境信息,不外乎几个方法。一是向政府申请环境信息公开,我想这太多的人已经领教其信息隐瞒和信息造假的手段之厉害,无须再多费力耗神。二是委托商业公司进行检测,做一个检测样品的成本有可能会比较高昂,但这样的公司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如果是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时而诉诸法庭使用,这个还是比较靠谱的办法——当然,商业检测公司也可能临阵脱逃,但整个来说,没有几家公司能挡得住业务范围内的利益诱惑。三是利用私人关系到某些有检测资质的研究所里去探听些小道消息。中国有无数的研究所具备检测资质,只是他们不具备公开传播的愿望和能力,这里面的从业人员个个都像国家保密官。因此,小道消息的偶然外泄,对震动社会神经确实也有一定的益处,但整个来说,这条渠道成本最高,概率最低,传播的范围最为有限。

但这都是传统而又传统的思路。过度遵从传统,会严重伤害我们的想像力,会严重束缚我们的探索能力,会严重压抑我们的翻转时局的可能性,会导致我们变得懒惰,变得无为,日益沉醉于虚无中,最后成为一个貌似忠厚却完全不可理喻之人。

有时候我们真得相信科技进步是掀翻信息专制和知识专制的有效途径。或者说,在一个患了专制自闭症的社会,公众没有别的通路时,科技经常把我们带到意想不到的美丽新世界。检测仪器的迅速便携化和便宜化,已经足够带给我们无限的想像空间。这时候,我们唯一需要想的是:为什么我不能自己去做检测?

城市由一个个小区组合而成。小区由一户户称之为“业主”的家庭组合而成。这些业主哪怕为了了解自家小区的空气质量,完全也可以联合起来,购买一台便携式空气质量检测仪。30000元,在这个时候,被大量的业主所分摊时,家家出具的只是一笔极小的费用。人人可为之事,为什么很少有小区的业主委员会去为之?

业主不好组织,没有人牵头,也没关系,物业公司完全可以替业主考虑。物业公司是业主雇来的服务小区机构,为了让业主生活更美好,也为了提升物业公司的竞争力,有先知先觉的公司,或者有市场悟性的公司,完全可以去购买一台,然后天天把小区空气质量,写在小区门口的小黑板上,或者显示在大屏幕中,甚至可直接发送到业主的手机短信里。

业主和物业公司检测方面的悟性不高,自主掌握信息方面的环保智商偏低,也没问题,开发商可以想得更前面。现在的房地产商促销花样经常耸人听闻,但就是没有将心比心,想到客户最需要的需求是什么。如果开发商能够想得早一些,甚至可以事先在楼宇上留出一间检测实验室,预装好空气质量检测仪、水质检测仪、噪音检测仪,并预装好检测信息的传输通道,让家家户户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便捷的环境信息服务。

如果所有自私自利的人都想不到,那么号称公益的人或者组织总可以有所作为。比如一些经常善心大发的富商,完全可以购买十台八台,分送自己的亲朋好友。比如一些每年愁闷着不知道如何把钱花出去的“公益基金会”,也可设一些专项,定向给一些遭受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小区,派发一些有利于其掌握环境真相的检测仪器。比如一些长期声称要保护中国环境的民间环保组织,也可以去申请一些项目,购买一些仪器,多组织一些公众可便利参与的环境检测活动,让环境真相无处藏身,让所有想了解真相的人随时可以了解。

所以,当我想完所有这一切的可能之后,我就纳闷儿,为什么我们那些声称关注空气质量的诸多“意见领袖们”、公共知识分子们、明星大佬们,除了成天发微博感叹这感叹那之外,没有想到自己购买仪器去检测,没有想到购买仪器分赠他人去检测,没有想到号召大家凑份子集资合伙入股购买仪器去做检测。想要了解真相,需要付出代价,需要挑战传统,难道我们这一点点代价,都不肯出?不肯支付代价,没能力挑战传统,继续认同信息专制,怎么可能让政府放下它沉重的思想包袱,把检测到的信息透明释放出来?

 

(2011.12.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