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乐水行志愿者与环保监察人员关于清河排污口的对话
(2011-12-01 22:43:05)
标签:
转载 |
对话参与者:海淀区环保局环境监察3名执法人员、乐水行3名志愿者、清河桥附近居民
记录整理: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硕士杨林
(问代表乐水行志愿者提出质疑,答代表海淀监察执法人员的回答)
清河污染严重性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北京市各个部门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清河进行了治理,但效果却微乎其微。特别是奥运以后,拉动了清河周边的房地产业,过去的清河工业园区已经转化为居民生活区,清河周围增加了大量的居民住宅,清河的污染问题也随之加重,直接影响到了生活在其周围的群众的利益。针对清河为什么难治理,应该怎样治理,治理成什么效果等问题,自然大学的张祥老师与海淀区环境执法人员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对话。
海淀区执法人员王老师:请问那位是反映清河情况的张先生啊?我们是海淀区环保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接到你的反映以后,我们进行了一个月的调查,海淀管辖的在清河桥到科萃桥有三个排污口,我们都作了位置图,这三个排污口有一个是直排污水,就是这个(清河桥北下),马坊村哪个是污水厂的中水,神学院那是污水厂的中水排水口,还有小亭子那个排污口也是污水厂的中水排水口。
问:这臭水是哪里来的,是偷排还是违规排放?
答:因为直接排放污水,我们执法,罚过污水厂,污水厂不服,说我们只能处理40万吨,来水60万吨,日夜不停的超负荷处理,你们还罚我们,那不成,所以污水厂向上打报告,最后关闭着这些来水管线,把这些污水挡在污水厂外,造成现在的直排。(12月1日经海淀执法大队核实,电话通报,清河桥下直排的污水,没有偷排和违规排放,都在可控制范围内,只是污水厂接纳不了)
问:清河的功能是什么,是排污河道还是景观河道,水的质量标准怎么规定的,是由谁来决定的?
答:清河按照北京市的规定,是有两个功能,排污和防洪。作为防洪河道,其价值在雨季或洪水季体现的比较大,作为排污功能,就体现在了接纳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统称)直排,也是为什么清河这么臭的主要原因。而其功能区划有谁来确定,需要进一步的核实。(12月1日经过执法大队核实,电话通报:2000-2002年北京多家部门确定,清河水体定为观赏水体)
问:为什么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就这样直接排入河中了,北京的污水处理厂的作用如何体现?
答:这主要就体现了规划与发展的矛盾。目前,清河上游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是60万吨到2012年底,新增处理量15万吨,而目前污水产生量已达60万吨,高峰时期甚至能达到80万,即使明年年底再增15万吨的处理量,也仍是有部分污水没办法得到处理就直接排放,所以污水河的存在就不可避免。
问:奥运期间,用在清河治理上的费用十几亿,看这建设规模也是按着景观河道建设的,现在看效果并不好,那清河河水还清有时间表吗?
答:环保花钱… 十几亿的费用真的不多…,清河三期完成会缓解,但也不能说彻底还清,时间表不敢说,那是其它部门的事情了,清河房地产因为发展的太快了。
问:既然污水河存在了,而且这种情况一时间难以解决,那么污水对人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避免或减少这种危害,相关部门是否有所作为?
答:污水对人体的危害肯定是有,但其影响的机理机制却缺乏研究,另外,关于如何降低污水气味,可操作性也不是很强。但是也要看到,北京在减少黄标车,煤炉子,重污染和高能耗企业方面确实做了很多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了工业污水的排放。但随着周围居民量的增多,生活污水的量增加了。
问:清河河道没有隔渗层是按着生态河道建设的,这么多的污水渗入地下,影响和污染到地下水的安全呢?
答:这个顾虑应该有。
问:这些 污水的刺鼻味道对人有哪些危害?怎么防范?
答:目前对污水散发的气味没有标准,所以不好说危害,但是这臭水很烦人,谁住在这里都不好受。
问:请你们帮助建议水务主管部门采取措施把这些排污口排除的污水稀释一下,减少气味和浓度,减少对人的刺激?
答:污水厂建的时候就缺少一道除臭工序,所以刺激味道特别大,以后再建的污水厂可能会好些,可以把你们的意见反映给相关部门。
问:请你们帮助建议排水部门,采取应急措施,把清河桥下污水转移到居民少的河段去,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和危害.比如,把这个排污口的污水收到污水厂进行处理,把下清河闸下段的排污口打开排放污水,下清河闸下段两岸的高尔夫球场没有居民,可以把危害降低到最小。
答:河道兼有防洪作用,不能盖板,不能成为暗河,你们的意见可以反映。
张祥总结:请环保大队的同志们把我们的意见反映给水务部门参考:1)当前采取应措施,以人为本,转移清河桥岸边的直排污水,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和路人的危害。2)建议规划和水务主管部门,根据清河的实际情况超前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到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设备的更新,提高其处理的能力和效率上,首先把河水还清,简建,缓建,不建休闲景观设施。3)建议水务主管部门,在没有居民居住的河道,开辟污水生态滞留河道,或叫湿地河道,把超出得污水截留到河道里,采取生态消纳方法做前端处理,再是送污水厂做后端处理,逐步推进污水生态恢复态治理和污水厂处理相结合的道路,逐步使城市污水处理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综上,这次跟海淀环保执法人员的对话让我们对清河的水污染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北京高速发展与规划滞后的矛盾,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清河只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另外,在河流的治理上,张老师提出了将“综合治理”的核心调整为治河先治水。把有限的钱用在多建污水处理设施上,首先把流向河里的河水处理好,达到排放标准,还河流一河清水留给子孙后代,至于那些景观休闲绿化设施采取简建,缓建,不建,保持原生态形态,把那些建亭子,美化环境的事情留给子孙后代去建设吧,是不是更实惠和实在,河流的治理,考验着我们的智慧,需要智慧的去创新一个河流治理的良性循环理念,这就是每一代人的不同责任。 否者不但我们现在挨骂,下一代还要挨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