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美食梵净山广元杂谈 |
分类: 行摄路上 |
传说中的圣境:梵净山
从湖南到贵州吃过的那些粉
门可罗雀的亚木沟大门口
仅有的几辆车中,3辆是粤B牌照,深圳人是有多闲啊
栖溪酒店环境真不错,就在梵净山脚下,距景区不过5分钟路程,却相对独立又安静,是个休闲的好地方。
第一天晚上就在景区外的食街随便找了一家饭馆吃饭,梵净山不算旅游旺地,我们去的时候也不是节假日,晚上8点钟食街已经完全安静下来了。
到贵州不能不吃酸汤鱼,这种鱼本地叫角角(gaogao)鱼,很像我们的黄辣丁,不过显然不是野生的,旅游景区也没指忘吃上野生的,汤里的木姜子油太合我口味了,大爱。
梵天净土,弥勒道场。偶遇一群僧人也不能免俗,不知道他们拍完会发朋友圈么
这么好的生态环境还要打营养液?
正片开始。
缆车越升越高,兔子拍照的时候我老是担心相机会掉下去。
刚开始能清晰的看见脚下的山谷和深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由然而起。
我们和缆车一起晃晃悠悠向云雾深处荡去。
汹涌澎湃的云海扑面而来。
瞬间被裹入其中。
直到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缆车被这翻滚的云海吞噬,仿佛也变成了一片云朵,带我们一起融入这茫茫的云天。
云起云涌,时聚时散,梵净山的云令人捉摸不定,来去只在瞬息间。云起时如万马奔腾、排山倒海,直令人不能呼吸,云退时似轻风拂柳、飘飘渺渺,又以为误入仙境。
下了缆车,从这里开始约两千级台阶到蘑菇石,我前面说了两种方式,其实还有第三种方式就是坐滑竿。
台阶两侧是万亩杜鹃林,遥想一下,春天行走在灿若云霞的杜鹃林海中,那是怎样的视觉盛宴!
苍劲的树木每一寸粗糙的肌理仿佛都凝固了时间的刻度。
不知名的红果带来新鲜生命的灵动。
梵净山的岩石均由片岩、页岩,以及千枚岩构成,从而形成它独特的景观蘑菇石、万卷书。
这一片就是万卷书了。传说唐僧西天取经回来,路过梵净山,白龙马蹄碰金顶,经书散落,梵净山本是佛教圣地,唐僧认定是佛法显灵,就此留下了那些散落的经书。这些水平状岩层堆叠,有些残缺破损,确实像是被人是随意叠放的古旧书籍。
远远望去,书楼林立,一摞挨着一摞,摞与摞之间保留着天然的缝隙,有些还稍有倾斜,似乎刚刚被人翻阅,不经意间没有码放整齐,其实这些岩层的年龄要以亿年为单位计算了。右边那个突出的岩石叫做翻天印。
这里绝对是梵净山地标性的景观、梵净山的名片:蘑菇石。其形如名,酷似蘑菇,上大下小,高约10米,看似一触即倾,其实它已经傲然挺立在悬崖边上超过10亿年。是的,10亿年的春秋就这么安然浓缩在它一片一片堆积的岩层中。
这块岩石直插入云雾,脚下就是万丈深渊,山风猎猎,双手再向后打开一点感觉自己都能飞起来。
人群也并不总是惹人生厌的,这些默然矗立的山岩因为有人的点缀顿时鲜活了起来。
组图:承恩寺就是这样消失的。
红云金顶如擎天石柱般拨地而起,金顶石峰上有一条巨大的裂隙将金顶从顶部向下分为两半,其间距仅三到四米,由天桥连接,两边各建一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弥勒佛。传说金顶原本是一根完整的石柱,释迦佛与弥勒佛都要把它作为修行之地。二佛争执不下,玉皇大帝遂用金刀将金顶劈为两半,二佛各占一边,这场纠纷才算平息。上红云金顶的道路沿绝壁而设,部分更是在石壁上凿出浅浅的坑,与地面几乎呈直角,护栏外便是深渊,攀登时一定要抓紧铁链。
有皇家风范的山门。
梵净山景区外的食街真是不错,连续两天在两家不同的饭馆吃饭都感觉量大价实,不宰客。笋干炒腊肉,笋干超级嫩,又肥厚,南瓜苗有点儿老,不过,味道真是好,菜品不咸,油也不算多,入口很舒服。
目的地:广元
来来来,喜欢哪颗摘哪颗。
翠云廊是广元剑门蜀道的其中一段,以柏树为主,据考证,翠云廊沿线胸径2米以上、树龄两千多年的古柏,均为秦朝所植。
这样的大树沿途比比皆是。
天气不好,看不到峰,看牌脑补吧
远眺剑门关
剑门豆腐宴
广元是一座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小城,文化底蕴厚重,既是女皇故里,又是三国文化汇聚之地,诗词石刻随处可见。
江对面就是恩泽寺,是唯一的武则天祀庙。
随风飘摇的芦苇荡。
江边广场的雕塑,处处显露出大唐文化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