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品牌学之源

(2012-11-02 10:02:38)
标签:

杂谈

http://s4/mw690/6ac8e1f8gcd7916289c73&690

学习心理学,学习品牌学,最后还是觉得这些发展100年左右的学科,其实都来自于2000多年前的佛陀,他的智慧和爱心感动全人类几千年甚至永续下去。

心理学讲ABC理论,讲事件发生后,人们可以有很多种反应和情绪,关键在于他的信念和认知,调整人的情绪和行为,不在于改变事件(事件已经发生也无法改变),而在于调整自己的信念和看法,很多看法是自动想法,源自于人早期的信念,要挖掘到人核心信念的源头并尝试慢慢动摇它们。

心理学的行为学派,说人的行为都是来自于强化和习惯,来自于学习,不用去调整认知,关键是在于行动和做,坚持养成好的习惯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行为最关键的在于重复。

心理学的认知学派和精神学派,讲人要想清楚问题的本质,讲人有内在驱动力,驱动力来自于人的潜意识和本能,潜意识来自于性和欲望,人的认知改变了,把人生意义看明白了,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品牌学讲定位,讲品牌就是在人的心智中的一个位置,就是人的一个认知和综合印象,一旦认知形成就比较难以改变,但认知的形成是一个综合的长久的过程,要一贯性的持续性的努力才能形成希望的品牌认知。

品牌学讲传播,传播要到达目标人群,要通过合理的传播渠道,要通过关键的意见领袖和关键推广人,要依靠信息的载体和代表性的符号和形象。

这一切的一切佛陀早在2000多年前就讲清楚了,并传承到今天!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告诉大家,看见的事实不一定是事实,事实都是虚像,所以不要执着,不要钻牛角尖,要放下,放下了就幸福了,就释然了,就快乐了!

如何放下,首先要在行动上奉行,要讲究仪式和仪规,我多次在寺庙里生活数日,体会到那份庄严和崇敬,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诵经,打坐,连吃饭都叫药膳,也有仪规,这些行为的校正让人放下,让人感觉活着,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放下还要明白为什么,佛是一个大智者,讲究人生大智慧,讲明白生命的12因缘,将明白平时人为什么执着,为什么贪嗔痴,为什么苦恼痛苦,他告诉你修行的终极目标是脱离轮回,所以要有出离心,要有慈悲心,要自觉觉他。

佛讲佛法传承要有三宝,佛、法、僧,佛是大智者,我们都崇敬他,但他是无相的,法是经书,是有形载体,是传承的法宝,僧是师父,是具体的人,是佛法的传播者,是意见领袖,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居士信仰者也在传播,传播在于重复,在于信仰,每天你坚持诵佛号,你就有功德和能量!

学佛关键在于戒,无戒就是要控制人的欲望,坚持不杀生,吃素食本身就控制了人的生理欲望,不忘语就是不撒谎,不饮酒就是不受各种物质诱惑,不邪淫特别适合于那些无耻的官员,不偷盗是让人们只拿自己该得的利益,很简单的道理,关键在于做,在于坚持,越简单越难做到,但真的做到了,就能得到大超脱!

心理学,品牌学,其他的一切科学,大多都来自于我们的大智者,南无阿弥陀佛!


韩秀超

2012年11月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