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消费者洞察Consumer Insight
(2012-09-25 06:24:25)
标签:
杂谈 |
我们经常惊叹一些大品牌的广告如此打动人心,一句话,一个场景,让我们忍俊不止,让我们倍感亲切,让我们觉得是为我自己特制的,觉得好懂我的心。
为什么呢,不是说每个人都不一样吗,为什么可以让大多数人都觉得打动内心深处的那个点呢,这就是心理学深层次的理论,就是人的感受来自于信念和期待,每个人的期待各有不同,但所有期待的最深层是基于渴望,而深层的渴望大多数都是人类共有的,比如安全感、被接纳被尊重感、爱与被爱等。
这些大公司的好广告或者新产品研发是因为他们的4A公司创意牛逼吗,是因为他们的明星大牌吗,显然不是,他们的秘诀在于有一个部门专门做消费者研究,在宝洁叫CMK,在联合利华叫CMI,在百事就叫consumer
insight部门,这些部门就是专门做洞察的。
洞察是如何工作的呢,我个人认为有三个层面:
一是顾客购买行为研究,比如尼尔森相关的零售研究数据分析,比如购买行为相关定量和定性研究,比如陪同购物来细致观察消费者在购物中的纠结和关注点等,这基本上是洞察的70%左右的工作,通过这些方面的积累,可以真正明白销售动销和品牌认知背后的故事,但作为品牌建设这还不够。
二是顾客使用行为研究,就是到顾客家中,或者顾客使用产品的场所,观察顾客是如何使用产品的,有什么细节是我们没有发现的,有什么抱怨和不舒服,有什么新的期待,有什么特别的使用习惯等等,在深入观察使用过程中,我们会描绘出一些使用场景,扮演出一些使用过程中的小幽默,一般广告讲故事就是在重现这些场景和桥段,就是这些细节打动我们。
第三层次是最难最核心的,挖掘顾客使用背后的潜意识需要,一般是到顾客家中或者是邀请顾客在一个熟悉的温馨的场所,轻松地愉悦的聊天,挖掘他们使用产品的感受和深层原因,比如我自己,我经常在点菜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喜欢点粉丝,很喜欢吃,但吃完理性又告诉我其实粉丝不健康,但下次又会无意识地点,我自己觉察一下,这其实和我童年时的爱好和期待有关,很多深层需要顾客平时都不知道,只有在一个轻松的情景下经过有经验老师的引导才能挖掘出来,而这些深层次的潜意识需要是品牌的魂,是核心利益支撑点。
营销学说简单也很简单,就是读懂人,说复杂也非常复杂,需要我们一生一世地去爱他,没有止境,只有永远地用心去听,用心去悟,一切皆因为“有心”
前一篇:我眼里的几种常见压力应对模式
后一篇:做大师要耐得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