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乐人生》之二十七

(2015-03-21 16:34:43)
标签:

佛教

教育

安福寺

达照法师

《快乐人生》

分类: 如是我聞

《快乐人生》之二十七

 

  祖师大德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千真万确!在随业流转的轮回世界,如果能找到业的根源,又能找到根源的依据,那我们为什么不找到这个根源、这个依据看个清楚,看个究竟呢?当我们看到业的根源,看到生命的根源,我们就知道,“无我”是离苦得乐的要点所在。

  在“无我”的地方稳定下来,其实有两大非常难得的好处:

  第一大好处,在这里不受伤害。

  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曾经受到过伤害,或者现在就在痛苦中,我们当下就可以回到自己起心动念之前,看清楚自己——我们发现身心妄想全部都是无常的,在无常的背后没有自我。当感受没有自我的时候,我们的心就稳定如虚空,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小伙子所形容的:心是舒展的、没有皱褶、没有裂痕,是不需要什么条件的。因为这些条件都是无常的,我们就不要这些条件了。

  在生活中,如果听到一句不好听的话,感觉难受了,我们马上回到“无我”的地方,这才是我们生命的家园,才是我们的皈依处。所有的亲人、朋友、善知识,都不是我们最终的皈依处。真正的皈依处、真正的善知识,是在“无我”这个地方。也就是说,在这个地方,定力才能真正得到培养,在其他的地方都只是暂时的。五趣杂居地是杂乱无章的,世间的禅定也是相对的有为法,只有“无我”是无为、无造作的,它不需要改造也不会改变,而可以改造的东西都是变化无常的。

  很多人提倡办佛学院跟社会上的大学合办,可以让社会上承认佛学院的文凭。有一次,一位法师说:佛学院要我们自己承认,大学的文凭是靠社会上承认,我们是要靠佛法来承认。社会上鉴定我们成功或失败的那些人都是无常的、暂时的,他们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自己都在快乐和痛苦中纠缠不清,我们还要用他们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糟糕不糟糕?

  所以现在开始,我们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找到那个不会受痛苦干扰的地方。天上人间都看遍,哪一个地方都会受到伤害,唯有自心不受伤害。有些人为找道场而东奔西跑,却不知真正的道场就在自己的心中。

  曾经有一个人到我这里求法,求完以后又跑到藏地去了。前天有人带信过来说,他在那里又生病又吃药,还每天坚持修行,很精进,但是很痛苦,我心里其实蛮难过的。有很多人秉持了一种信念——“无论受多少苦,我是在修行,在用功”,但内心的烦恼一点都没有找到根源。如果没有找到痛苦的根源,无论受了多少苦,即使是在地狱里八万四千劫,也一样解脱不了,因为受苦不是解脱的办法。同样,如果我们享受着天人的快乐,但没有找到生命的根源,也一样解脱不了。所以佛法不是让我们去追求苦行,也不是让我们去追求快乐,只是告诉我们这些快乐和痛苦的根源,告诉我们快乐与痛苦的前因后果。

  第二个好处,只要站在“无我”这样的高度,我们的生命随时都会像一盏明灯一样照耀着自己的身心世界,我们也会看清楚身边的那些人——他们的烦恼、他们的追求、他们的前因后果。

  中国古人所讲,上天有好生之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这个地方都可以观察到。只要立足于“无我”,慢慢地去观察,内到我们的起心动念,外到整个世界,我们都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我们在自己的念头上、妄想上开始观察:当我们恶的念头生起来了,那种痛苦不安的感觉非常明显;当善的念头生起来了,我们会发现痛苦不安的感觉完全没有了。每一个念头生起来都有力量,那就是业力。念头生起来并付诸行动,那就是造业,造善业或恶业;一旦付诸行动,它一定有相应的结果,那就是业果。所以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一定要在起心动念的背后确定“无我”,然后在这个地方慢慢地观察因果。

  观察到了因果以后,我们再观察别人也很清楚:一个人很痛苦地跑过来,一看这个人知道他脾气很暴躁、很刚强,一看那个人知道她很柔弱、很依赖。所有人的行为习惯、他的内心世界都表现在他的脸上。不是说我们有什么神奇的他心通,而是通过对因果的观察以后看得清清楚楚,他的习性都已经表露在那里了,实际上这就是智慧。观察会从粗到细、从浅到深、从近到远,一点点地放大、深入。佛法的修行是定慧等持,定力就在这里开始培养。

  大家能不能现在就确定“无我”,能不能确定?能确定的把手举起来看看……不敢举?心里有贼,这叫“贼心不死”。古人讲的“偷心不死”,就是还想在这个轮回的世界捞一点东西,是不是?捞一点感情,捞一点物质,捞一点生活享受。大家还想在这里捞一点,所以让我们确定“无我”,舍不得。如果我们还想捞一点,就那一点,以后要让我们生生世世在这里受苦,太可惜了!那一点要赶紧放掉!如果那一点放掉了,就可以庆快平生了。

  禅宗祖师一棒下去,弟子马上就放掉。可惜现在没棒子,要有棒子,我下去一人挨一棒。大家不要小看,一棒挨下去,古人叫“丧身失命”,就是身体丧掉了,命也彻底失去了,原来执着“我”、“我”的贪欲,要满足“我”的这一切念头、观念,这一下全都烟消云散,从此天下太平。

  我们现在就可以太平。真正的太平是在这里,就是我们真的要心甘情愿地放下一切。我们不甘愿解脱,就只能甘愿受苦;如果不甘愿受苦,那就要甘愿解脱:两条路自己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