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里迢迢的赴死之路——鱼类迁徙的秘密

(2014-03-10 13:07:58)
标签:

杂谈

辩证唯物主义中有一句话,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几万年前,远古人类走出非洲,历经人口暴发和扩张,七大洲四大洋都早已遍布人类的足迹,直至今天,我们还孜孜不倦地为移居地外星系而奋斗着。这,就是万物蕴藏的迁徙本能。不光是人类,动物们也是迁徙的能手,小到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大到恣意畅游的巨鲸,它们创造下的伟大旅程,不因岁月而停歇,年复一年地上演着自然界的精彩大戏。

千里迢迢的赴死之路——鱼类迁徙的秘密

迁徙的动物不只有鸟类,鱼类同样每年也在迁徙途中。关于鱼类的迁徙,总能想起那么一个个让人悲伤的故事。跋山涉水,最后只能换来自己一死。但这种看似傻瓜的集体“自杀”式行为,实际上是用自己生命的承诺来激起后代求生的意志,以及未来同样视死如归般的勇气。

短鳍鳗生活在淡水河流里,成熟之后,它们会回到顺流而下,奔赴至5000多千米外的大海里完成此生仅有的一次繁殖。在这段路程中,鳗鱼的身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体色变为和海洋更和谐的银灰色,头部变尖,更具流线型,而体内的内脏开始缩小,不再进食,所有的营养都供给孕育着千百万小生命的卵巢。在海洋里产下小鱼卵后,雄鳗和雌鳗也因精力耗尽而死去。但这也是新生命的开端,小鳗鱼们开始破卵而出,踏上了千里迢迢的回家之路。在没有父母的带领下,它们要经历种种恶劣的环境和防不胜防的天敌,游回淡水,溯流而上,回到父母的生长地。等待七年之后,小鳗鱼也已长大,将再次踏上它们自己不归的征程。

大马哈鱼有着和鳗鱼相似而又相反的一生。大马哈鱼成体生活在海洋里,而幼体在河流中诞生。所以繁殖季节,大马哈鱼逆流而上,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繁殖地交配产卵,守护卵床,直至死亡。幼鱼出生后,经过几个月的成长,又回到大海的怀抱。

本文出自《知识就是力量》3月刊,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请订阅我们的知力杂志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