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足者常乐就是幸福

(2012-03-17 08:18:41)
标签:

情感

生活汇

杂谈

分类: 心情、美拍、初二、三、美食

    有一个微博很有意思。博主说他有个表弟,去年买了一套“豪宅”,为了还房贷,夫妻俩辛苦打拼,早出晚归。有天深夜快12点夫妻俩才回到家中,发现他们音响里放着浪漫的音乐,茶几上一杯龙顶,边上一本打开的书。再定神一看,他们家的保姆抱着他们家的小狗,在他们的躺椅上舒服地睡着了。。。。

 

    这真是为谁辛苦为谁忙。一个人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无可厚非,为了过上好日子辛苦打拼,经营自己的小家庭。其实无论贫穷和富贵,无论是身在陋室还是身居豪宅,只要知足常乐,都能过得幸福,一杯龙顶和一杯白开水同样能喝出幸福的味道。什么叫“幸福”?幸福是心里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得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说白了幸福就是一种愉快的感觉而已,当一对夫妻创业开始时,在一张小桌上用饭,虽然粗茶淡饭,但头碰头的感觉真好,一点小菜你夹给我,我夹给你,心与心紧紧贴在一起,他们觉得很幸福;后经过奋斗,买了房子,坐在舒适的方桌子旁吃饭,距离比以往远了一点,自然往日相互夹菜的情景也少了点;再后来通过成功创业,夫妻俩住进了豪华的小别墅,但大餐厅大圆桌少了男主人的身影,偶尔相聚一起,却没有什么要说的话,那种互相夹菜的温情再也见不到了,两颗紧贴的心慢慢分开了,这说明感情并不是与物质财富的增长成正比的,所以古人常说“患难夫妻”,而从没听说过“富贵夫妻”一说。


    也许有痴心父母会说,我们挣钱是为了后代,那就听听林则徐的一句名言吧,他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其明确表明不赞成给子孙留钱财。革命前辈更懂得“遗财不如遗才”、“留钱莫若留贤”的道理,并且言传身教。朱老总一身俭朴,两袖清风,临终时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一点存款,而是叮嘱他们要自食其力,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革命老人徐特立也曾告诫后辈:“青年人任重道远,要继成的不是财产,而是先辈留下的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这种遗革命之德重于单纯遗钱遗物的做法,令人深思。


    有人说,穷人在沙滩晒日光浴,富人赚足了钱也是去晒日光浴,其实是一样的幸福。有个故事讲的就是这么回事,说的是在一个平静的大海边住着一个老渔民,他每天在海边打鱼,他没有到过外面任何地方,但他生活得很快乐。他说:“这个地方挺美,适合我生活。”有个亿万富翁,一声经历坎坷,在商界打拼几十年,到过世界上许多的地方。最后,他选择了这个海边,打算在此度过余生,他说这里有别处没有的宁静、安详和自由。两个老人在海边相遇了。亿万富翁追求一生,最终就是为了这个,但那个老渔民却一辈子都在享受着这种宁静、安详和自由的生活。哪个更幸福呢?真不好说。


    其实,幸福有三层:一是满足层,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二是幸福层,产生精神心理的幸福感受;三是利他层,以帮助别人为快乐。就有这样的一个老人,他每天早晨指导晨练的人打太极,一丝不苟地示范,不厌其烦地纠正。人问:这么早起义务教,图什么?老人笑:图快乐!由此可见,老人已达到幸福的最高层面。
   

     其实,我还是那句话:“幸福是知足者常乐,常乐者就是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