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姐和大姐夫是新中国50年代参加革命,在最基层工作了几十年的最典型的农村干部。
大姐和大姐夫都是1950年参加工作的,当时他们都只有十多岁,还不到二十岁的热血青年,怀着一种对新中国的憧憬和对人生的一种追求,他们走上了革命道路。
当时的工作重点就是土改。作为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来说,每天要去发动群众,要给群众作工作,对于一个十多岁的女孩子来说,还是有点腼腆。大姐就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大姐和付大姐(好朋友和同事)第一次去给群众讲话的时候,我大姐不好意思,就躲在旁边,推付大姐先讲,付大姐比我大姐要大些,胆子也要大些,付大姐就说,好嘛,我就先讲。付大姐就站上讲台,用有些抖动的声音对下面的群众说:“我们呀,要领导毛主席干革命(其实她想讲的是毛主席领导我们干革命……。”听到这句开场白,大姐心里直打鼓,心里说:“完了,完了,说错话了,怎么办?”还好,那时不像文化大革命,后来领导知道了,也没把她们什么,认为只是一次口误而已。
后来大姐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但大姐和大姐夫一直忙于工作,对家庭照顾很少。1955年有了大女儿时,我记得就是请的住在他们附近的农村老太婆杨婆婆照顾孩子。后来,又有了两个儿子,就是母亲去帮助大姐们。
由于母亲在大姐家,所以,大姐的家自然就成了我们的家了。所以,我和大姐接触的时间就比较多,对大姐和大姐夫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大姐性格刚强,工作作风泼辣,很能吃苦耐劳,后来成长我一个妇女干部。
在我印象里,大姐长年累月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行走在农家的小院里。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寒风凛冽、还是烈日之下,都不会在家休息的。她经常下乡带的是雨伞和一把手电筒和背着一个布包,里面是笔记本和钢笔之类的。雨伞还可以是打狗棒。有时寒暑假,大姐如果晚上要到生产队开会,就叫我和她一起,给她做伴。为什么晚上还要到生产队去,我问过大姐,她说:是因为要传达上级的指示或者有什么通知,只有晚上农户收工吃过晚饭后,才给他们开会。大姐包的生产队,还算离家较近的,也有将近十余里。等给农民开完会后回到家,也是午夜了。大姐除了有包队的任务,其他公社的工作也不能不管,还得不定期要到其他公社去检查工作,有时,这一去要好几天,才回家。
姐夫哥也是一样的忙,后来,姐夫哥当上区委书记,工作更是忙。但那时的干部,不管你是普通干部,还是所谓的有个一官半职,下乡或是干什么,都是迈开双脚——走路。都是带着雨伞和手电筒,背着布包,这三样,是每个干部必备的装备。天气晴的时候走路还好说,如果是雨天,那真的是一身泥土一身雨水。
就是因为这样朴实的工作作风和农民那淳朴的民风,使干部和群众的关系真的是鱼水关系。我和大姐下乡去,那些农民对大姐就像一家人一样,有什么烦恼都会给大姐讲,或者家里有什么不解的难题,都会请教大姐,让大姐给他们拿给个主意什么的。如果遇到太晚了,大姐就住在农户家里了。真的是同吃同住同劳动。
http://s3/mw690/6ac1527cgde0e67e62da2&690
我大姐年轻时的照片
http://s9/mw690/6ac1527cgde0e68c21928&690
我大姐最年轻的一张照片
http://s8/mw690/6ac1527cgde0e6cd89057&690
我大姐夫哥
http://s16/mw690/6ac1527cgde0e692cf55f&690
我大姐的结婚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