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mw690/001Xd55agy723tty6Wk18&690
机遇往往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转年到了1970年初,为了酒厂的发展和前途,酒厂决定自已用柴油机发电,结束没电的日子。根据平时工作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表现,领导决定,电工系列的工作由“眼镜”担任,柴油机机务方面的工作由王青政担任。
干上自已喜欢的工作,“眼镜”马上就进入了角色。
在那个赤水河流淌的深山峡谷,山上还保留刀耕火种的痕迹,河中只有光溜溜拉纤的船夫高亢的号子声,山岩上偶尔还能看到跳来跳去的猴群,。。。。。这一切,除了体现落后与原始,那有一点与现代科学沾边!而因为酒厂要用柴油机发电,酿酒要用上各种机器,要用现代文明挑战传统的酿酒技术。对当地附近的居民也产生了很大的新奇与震动,他们时刻关注着酒厂一天天的变化。
由于“眼镜”没有进过专业的学习,以前学校学的电方面的知识和自己对无线电的业余爱好,而从没有实践过。这次毕竟是他二十岁人生自己独立进行这一浩大的工程,对他既是一个体现人生价值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莫大的挑战。他深知这次任务的重大,而不敢有半点的懈怠。
他利用有关专业书籍作参考,夜以继日的进行设计、查资料,计算,外出采购。。。。。。他不怕脏不怕累,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现场忙于施工、指挥,尽量要使他所设计安装的机器既要便于生产,又要考虑它的安全性、工艺的合理性、经济性,从他那段时间给我的信中,可以感觉到他的忙碌和兴奋。。。。。。。
辛勤的劳动终于换来了丰收的硕果。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终于使安装的多种机器用上了电。机器转动那一天,全厂的职工欢呼雀跃,他们簇拥着“眼镜”和王清政,称他们两个是酒厂这方面的头等功臣,一点也不为过。有的女职工还流出了高兴的的眼泪。而附近的居民也来看热闹,感受一下什么叫神奇的电。
紧接着“眼镜”又陆续设计出了凉酒糟的能自动加粬药的凉糟机、电动加工高粱、直接从赤水河高水头远程提水等等设备。一年以后,又安装了蒸汽锅炉,。。。。。。。从此,结束了酒厂生产工艺“脚踢手摸”的时代,使酒厂的生产流程发生了质的改变,从而也使工人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了。用现在的话说是上了“一个台阶”。
由于用上了“电”,当地人对生产、生活、文明科学等认知观念得到了相当的提高和改变。而在这个过程中,“眼镜”更是受益匪浅,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锤炼,凭着自己的实力,后来,他进入了酒厂革委会的领导班子。我尽管没有在他身边,但通过相互的信件,我随时都在分享他成功的喜悦。
2011年3月23日于贵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