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总要求代表开展些视察、调查活动,以便反映群众的心声,更好的行驶代表的权力。笔者认为市人大代表对“下岗”这个热点问题就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是喜大于忧,了解到了某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走访了一些未下岗职工,他们普遍反映现在企业效益提高了,纪律严明了,学习技术的热情也高涨了……总之,有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责任感。他们说:“我们已经认识到改革不动真格的,不实行下岗政策,减员增效,国有企业没有希望。”
下岗职工的情绪如何呢?一些另谋职业取得成功的下岗职工,不但实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且其中不少人已经致富。他们谈到下岗政策无不兴高采烈。另外一些小本生意和打临工勉强维持生计者,大多也对下岗政策表示理解。
但也碰到一些不满情绪较大的,他们提出的疑问是:“大盖帽”为什么不能下岗?并认为最需要下岗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深入交谈起来才知道,这些下岗者或摆小摊,或卖小菜,或擦皮鞋,他们经常接触到各种“大盖帽”,对其中某些缺乏公仆意识,服务意识,甚至作风野蛮的害群之马十分反感。一个修自行车的下岗职工气愤的说:“我们并不违法乱纪,作为富余人员下岗是为企业分忧,但我们还能凭自己的技术和勤劳吃饭。某些耀武扬威、抓拿骗吃的‘大盖帽’也下岗的话,恐怕还不如我们!”
这部分人的议论,代表了当前不少群众——不仅仅是下岗职工的一种情绪,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群众所称的“大盖帽 ,暂时没有“下岗”一说,只是按有关条例,可以对犯有严重错误的个别人予以开除。但由于执纪不严等原因,开除甚至辞退个别人都十分困难,更别说成批下岗了。
正因为如此,“大盖帽”队伍事实上还是“铁饭碗”体制,缺少自我约束机制的思想基础——紧迫感与危机感。有的人抱着大错误不犯,不正之风不断的态度(其实有的不正之风已经是很严重的错误)对待工作、对待群众,引起了群众的不满,有损于党和政府的形象。社会上流传的一些顺口溜充分说明了这点。
笔者将在这次人代会上提出教育、清理、整顿我们的执法队伍的建议。即使不采取成批下岗的办法,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执法人员的公仆意识和敬业精神,使其珍惜自己的职位,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为群众首先是下岗职工服好务,莫做伤害群众感情的事。实践将最终证明:改革动真格的,经济领域固然重要,上层领域恐怕更忽视不得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