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原文翻译之里仁篇第四(共26章)

(2019-05-29 12:27:37)
标签:

《论语》

第四章

悦读

分类: 悦读吧
《论语》原文翻译之里仁篇第四(共26章)

《论语》原文翻译之里仁篇第四(共26章)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孔子说:“住的地方,要有仁德才好。选择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是聪明呢?”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居于穷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居于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实行仁德便心安,不实行仁德心便不安];聪明的人利用仁[他认识到仁德对他长远而巨大的利益,他便实行仁德]。”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孔子说:“假如立定志向实行仁德,总没有坏处。”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贫困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抛掉它,君子不摆脱。君子抛弃了仁德,怎样去成就他的声名呢?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就是在仓促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

4.6子曰:“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曾见到过爱好仁德的人,也不曾见到过厌恶不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有谁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呢?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这样的人还是有的,我不曾见到罢了。”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孔子说:“[人是各种各样的,人所犯的错也是各种各样的。]什么样的错误就是什么样的人犯的。仔细考察某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个什么样式的人了。”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以议也。”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粗饭穿破衣为耻辱,这样的人,不值得同他商议了。”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下下的事情,没有规定要怎样干,也没有规定不要怎样干,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乡土;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孔子说:“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用礼让治理国家,那又怎样来对待礼仪呢?”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孔子说:“步发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怕没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就行。”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参(曾子)呀!我讲的道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曾子说:“是。”

孔子走出去以后,别的学生便问曾子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他老人家的道,就是忠和恕罢了。”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译文】孔子说:“看到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孔子说:“待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长期地不改变他父亲合理的部分,便可以说做到孝了。”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刻记在心里。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另一方面又因[其高寿]而有所恐惧。”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孔子说:“古时候言语不轻易出口,就是怕自己的行动赶不上。”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因为对自己节制、约束而犯过失的,这种事情总不会多。”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做]伙伴。”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子游说:“对待君主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于烦琐,就会反被疏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