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言杂语24——古代大内毒药

(2016-02-29 01:26:02)

                          微言杂语24——古代大内毒药

 

古代宫廷皆有内库,其中御药库皆存毒药。此类毒药大多为川、广及西南属国进贡而来,如鸩鸟、蛇头、葫蔓藤、钩吻草、毒汗之类,药性剧毒。宋代周密《癸辛杂识》“押不芦”篇记述了西域毒药“押不芦”之产地、取法及药性,并认定汉代华佗“麻沸散”必是“押不芦”制成。御药院亦有存储。当时一些贪官污吏贼赃巨大,被人检举弹劾而服用“百日丹”自尽,也是“押不芦”。

皇宫内库存储毒药是古代规制,不一定用得上,但不能不预备。这类毒药主要用于皇帝赐臣子或后妃自尽所用,大概极少用于配药而治病救人。赐死服毒一般是将毒药兑入酒水喝下,相比斩于市朝要优渥得多。服毒而死大概也比白绫悬梁利索好受些。赐死相对明正典刑而言,算是给死者保留体面。

北宋年间曾销毁过一次大内毒药。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六月,皇上御笔亲书云:御苑东门药库毒药品种尚多,且用三十馀人掌管,显然虚设无用。五代乱世纲纪颓靡,多用毒药以剿杀逆臣贼子。太祖以来好生之德洽于人心,律例宪纲完备,罪犯莫不明置典刑诛于市朝,何尝还须用此毒药。自今起,停止此类药物进贡,废掉此库,裁撤司库职官另作安排。凡一切毒药及盛贮器皿交付军器所,运至新城门外旷野处焚烧。将灰烬深埋于官方土地并做出明显标识,勿使一切人畜靠近。此事疾速措置施行。(参宋王明清《挥麈录.卷一》)

宋徽宗取消内库毒药十多年后发生靖康之难,徽钦二宗被掳北去。康王赵构登基改元“建炎”,之后南迁落脚临安行在,大内毒药库或又逐渐恢复。前述《癸辛杂识》作者周密是宋末元初人,他所言“今闻御药院中亦储之”即指南宋或元朝大内。

明清两朝,京师紫禁城内六库有专库存储毒药。明代内六库位于太和门之东,清代因仍沿用,并每年派两名满大臣率司属人员盘查一次。凡珠宝等库,查一次难免丢失一次,毒药库却唯恐避之不及。内库所贮毒药名目繁多,司官既不知药名更不敢接近,遑论盘查。凡遇毒药,各司员离老远即急相告诫千万别碰。惧甚。(参《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

有一例赐死服毒颇费周折。清光绪庚子事变后军机大臣赵舒翘被赐死,陕西巡抚岑春煊负责监督执行。赵舒翘从岑春煊手里接过少许毒药服下,多时不见动静,还坐那儿交代身后诸事。再吞鸦片,仍无大效。岑春煊等着回去复命,又令其服用砒霜。赵舒翘只觉痛苦就是不咽气,还能让家人帮他揉肚子。此时已夜里十一点,岑春煊说:“下午五点我就该复命回禀,此人不肯死,怎么办。”最后赵舒翘家人提议用厚棉纸用酒浸湿糊住口鼻使其窒息。换了五次纸,赵才气绝。(参辜鸿铭、孟森《清代野史.荣禄致许应骙书》)

此例当属个别,也许赶上假药也许药性过期。总之如此死法实在痛苦也未必体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