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9日
(2025-08-09 10:00:10)分类: 教学反思 |
“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反思
本节课聚焦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旨在突破“知算法而不知算理”的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运算的一致性。通过教学实践,有收获也有反思。
成功之处在于以“理法融合”为主线,搭建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认知阶梯。在活动一中,创设“3 捆杨树有多少棵”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画一画、写一写。有学生用加法 20+20+20=60,有学生联系表内乘法 2×3=6,进而想到 20×3=60。通过“为什么 20×3 可以看成 2×3 来算” 的追问,引导学生理解 “20 是 2 个十,2 个十乘 3 得 6 个十,6 个十是 60”,将算理具象化。这种基于学生已有经验的探究,让多数学生能清晰表达算理,突破了以往“只知结果不知原因”的困境。
在迁移拓展环节,以“3 车树苗多少棵”的问题,学生自然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迁移到整百数。通过对比“20×3=60” 和“500×3=1500”,追问“为什么添 0 的个数不同”,让学生发现“看计数单位的个数” 这一关键,理解“整十数是几个十,整百数是几个百”的本质,体会到 “改变计数单位后转化为表内乘法”的一致性。任务三的对比练习,更让学生明确“一句乘法口诀能解决一系列算式”,从具体计算上升到规律认知。
但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对个别理解较慢的学生关注不够。在小组交流时,部分学生仍停留在“模仿添 0”的层面,未能真正理解“计数单位相乘”的算理,后续需设计分层任务,如让学生用小棒表示“几个十乘几”,通过动手操作强化认知。二是拓展延伸的深度不足。虽然提到“还会遇到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但未具体引导学生联想整万数乘一位数,或与后续小数乘法建立初步联系,未能充分凸显“运算一致性”的长远价值。
此外,练习设计可更具层次性。基础练习巩固算法,变式练习如“0×3=120” 培养逆向思维,情境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让不同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总的来说,本节课通过情境驱动、自主探究和迁移对比,基本达成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的目标。但在关注个体差异和拓展思维深度上仍需改进,后续教学中要更注重让学生在操作、表达、反思中真正理解运算的本质,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