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转)

(2022-11-02 14:44:06)
分类: 资源共享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

  《小树有多少棵》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的表内乘法以及整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续探索并理解两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乘除法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以及后续乘除法的笔算学习做好准备,也是今后学生体会整数、小数、分数运算本质一致性的基石。本节课在尊重教材、尊重学情的前提下,较好地落实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运算教学的思考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努力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立足经验,组织活动,深化本质理解

       本节课设计了三个大活动,“3捆树苗一共有多少棵?”、“3车树苗有多少棵?”、“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还能再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这三个活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学生的经验在活动中不断丰实,又不断为后续的活动提供经验基础。在活动一中,充分放手,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探究、交流讨论,通过“画一画、写一写”激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经验,初步体会乘法口诀的作用。活动二,通过独立探究进一步积累活动经验,完成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算法及算理的自主迁移,再次感受乘法口诀的价值。让学生经历第三次的活动经验的积累,“你想对乘法口诀说什么”,丰实的经验积累使得学生的感受喷薄而出。三次的活动体验,再加上课尾的梳理总结,学生对乘法口诀的作用以及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算理的理解得到了升华,深刻地感受到转化的数学思想,最终发展了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2.基于学情,关注学习,发展核心素养

       本节课中,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充分尊重学生,巧妙运用课堂生成资源助力学生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在活动一中“3捆树苗一共有多少棵?”通过捕捉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的四种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倾听、质疑、补充、修正等活动,理解20×3的意义。在活动三中“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还能再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中,尊重学生的发现“乘数每多出一个0,积就多出一个0”,并辐射全班展开讨论,最终学生自主发现了每组算式中的同与不同,深刻感悟到乘法口诀可以辅助乘法的运算。本节课借助生成性资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表,使学习真正可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