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中了什么魔,脑海里总盘旋这首歌,“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肯定是很陌生的一首歌,即使对于中年,也是很老的一首歌。歌唱者是那英,一个东北姑娘,虽然没有东北女孩子的漂亮,但豪爽的性格却是实实在在的,一开口,就是一股子大碴子味儿。其实这样的人在娱乐圈,是很讨喜的。长得太漂亮,肯定招人嫉恨,更易招桃花,还几乎全是烂桃花,挡也挡不住。而长相中等偏上又有才华的,最易成功,因为大家都觉得她是实力派。哪有什么实力派呀,但凡在这圈里浸染得久了,性格随和一点,做人大度一点,业务上肯努力一点,熬到最后,哪个不是实力派。
真有些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那不需努力,直接从偶像派到实力派,全是跳跃着来,但这样的人少之又这,周迅、关晓彤应该就是代表。我喜欢周迅,第一眼美女。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就像那英,我第一次听她的歌是一曲黄土高坡类的地方长调,而且那时她的气质也没做好定位,妥妥的东北追求时髦却追成满大街同一款的调性,声音不错,气势不错,但类似的歌手太多,怎么也不能让人惊艳,瞬间记住,或者说被打动,总之就像现在的交友网络一样,日抛型,做不到微信这种,必得有点交集,或者可能有机会进一步交往的可能性,才会让你看她的朋友圈,进而成为朋友、亲人。
对那英,我是在听了她与王菲合唱的《相约98》才开始关注并喜欢的,后来又看了些娱乐八卦,觉得这也是个能折腾的,而且对于流行音乐来说,这个赛道是十分残酷的,女歌手过了40岁还想在舞台上闪烁,不仅需要才华,人脉,运气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哪怕是王菲,如果没有一个强悍的经纪人团队与至今未老的容颜,想在舞台上继续歌唱,不太现实。哪怕是男歌手,过了50岁,也基本上要转到幕后,或者颐养天年。我有一个朋友,唱歌是专业级别里也是极好的,可惜因为一个小插曲,40岁前没有再进一步,从而失去了全国舞台大红大紫的机会,哪怕后来多方努力,到底错过了时机,45岁的她终于平息了想在舞台上继续表演的欲望,转到幕后,甚至干脆啥也不做,每天溜猫撸猫,安心地从事着一份安定但收入不高的工作,甘心吗?当然不!可不甘心又能怎么样?
50岁后的女人,不管是唱歌、跳舞,都很难让留住观众的目光,全世界像杨丽萍这样的演员有几个?而她又付出了多少人无法付出的代价。所有成名成家的人,都是吃了无数别人不肯吃的苦,才达到理想的彼岸。对于这一点,我相信多数人都会承认。好像唱歌跳舞很容易成名,当然不是。所有从事艺术的人,一将功成万骨枯啊!每年的艺考,声乐、舞蹈、美术,那都是万里挑一,比普通的学生高考难多了。即使这些人有幸考上艺术的高等院校,经过系统的学习,模仿、再创作,最后能成名成家的,又有几个?
有朋友问我,孩子要不要走艺术的道路,我总不敢回复,如果你只是让孩子有个兴趣,有个工作之余放松的手段,那学点艺术特长是极好的。至少有点品鉴能力,品味都比普通人强,可真要作为专业,那可不是件舒服的事。除非你欲望不强,只是当这是门养家糊口的手段,工作的方式,那还相当不错。如果想以艺术作为成名成家的工具,那真的不容易。
那英能从青年成名维持到现在,不仅需要专业能力,更多的是她的智商与情商,别看她在所有的演出时表现出来的直脾气,我相信私下里她是极会照顾人,并且擅于察言观色瞬间明白周边人的内心活动,非常有能力把控现场的人。
最近刀郞的新歌,全网炒作,剑指那英、杨坤,虽然明眼人都知道刀郎肯定不是这样小肚鸡肠的人,但网民哪会漏下点滴的狂欢,反正每天吃饱,闲着也是闲着,就像此时在电脑前打字的我,不也是妄测明星的内心世界。
是啊,你从来不懂我伤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但白天与黑夜总是交错,你来我往,好像亲密,实际上从不曾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我的公众号:酒食衣
加载中,请稍候......